“薛仁貴和蘇定方兩個傢伙最近有點沒什麼進展啊,這都轉眼就要到八月了,可好像久未聽到百濟捷報了?”長孫無忌撫摸著自己的大肚腩道。
“天高皇帝遠的,這兩傢伙估計也是懶散了。”崔敦禮哼聲道。
李逍聽不下去了,不得不為薛蘇兩個分辯了一句,“這幾個月正是海上風暴多發之時,朝廷給東征水師的補給困難,東征水師全靠新羅人補給供養,再加上天氣炎熱,不適合大軍出動。”
韓瑗不屑的道,“你真以為這裡就你小子懂兵事?”
一句話把李逍堵的說出不話來了,也是,今天這裡聚集的雖然都是文臣,可這些都是元老們。哪個沒上過戰場?據說當年羅藝謀反,長孫無忌還親自掛帥帶兵去平過亂的。
幾個老傢伙其實也不是不知道那邊的實情,只不過他們也有不高興的理由。他們可是投了大本錢在百濟的,現在那邊局面總沒進展,那就會影響到他們後續接收那邊的資產,以及展開後續經營啊。
再說了,百濟的土地便宜啊,上好的地才三貫一畝,這些老傢伙哪個不想著再多買點呢。可做為東征水師統帥的薛仁貴和蘇定方,至今都沒有什麼新進展,還是隻維持著之前打下的兩個州,這讓等著買地的老傢伙們可是好生不滿啊。
“祥瑞啊,你現在已經是武珍州刺史了,還是安東道的經略安撫使,以後那邊你可得多用點心啊。我們也知道你這孤身上任,挺不容易的。這不就商量著給你湊了一筆錢,也不多,就十萬貫而已。”
“給我湊了筆錢,十萬貫?”李逍聽的都有些顫抖了。
十萬貫錢還不多?這可是好大一筆錢啊,大唐朝廷一年的財稅收入也沒幾百萬呢。
褚遂良抹了把身上的汗水,大聲道,“這十萬貫錢算是我們給你盤活百濟的本錢,有了這十萬貫,以你這麼能折騰的性子,估計要把百濟那潭死水搞活,也不難了吧?”
有錢給是好事,但肯定是有條件的。
李逍認真的問,“不知道這筆錢是以何名義出的,又有何附加條件呢?”
“什麼條不條件的,都是自家人嘛。知道你去百濟上任不容易,我們才賣了老臉,為你拉了點關係,湊了這筆錢出來。”長孫無忌撫須,然後不緊不慢的說出了條件,“上次陛下賣了點地,應當還有不少剩的,老價錢,再賣十萬貫的地給我們,我們負責派人去接收、經營。這樣一來呢,你的刺史衙門裡有錢了,可以辦很多想辦的事情,比如說招募吏員,比如說訓練點鄉兵土團,再比如說建點碼頭港口衙門倉庫啥的,我們呢幫你把那邊的地種了,既產糧食還能給你交糧賦。”
“長孫伯伯,是給朝廷交稅賦,不是給我。”
李逍糾正了一下。
大致意思李逍其實是明白了,這些老傢伙膽子很大,野心也很足,胃口更大。他們上次買債券時償到了甜頭,畢竟百濟的好地才三貫一畝就入手了,這段時間肯定是已經派人過去實地考察過了。
知道這買賣非常劃的來,於是想要趁機再吃幾口。
畢竟這樣的機會不多啊。
大唐其實也是抑兼併的,哪怕是王公貴族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大肆兼併土地的,特別是在中原地區,哪有這樣的機會大面積的得到成片的良田呢?
但現在百濟有,這是機會,千載難逢。百濟的地,可不比什麼嶺南、什麼河朔,平原沃野,氣候宜人啊。
三貫一畝,簡直就是白撿一樣。
趁著政策還沒變,不趕緊去圈地佔田還等什麼?
李逍是新任刺史,找李逍自然是最合適的,跟李逍談,既算是李逍的政績,賣李逍個好,後續便能更好的合作,在百濟的後續經營就能有李逍這個地方主官的大力照顧。
“多謝諸位叔伯們的支援了,不過上次朝廷已經把武珍州的地賣的差不多了,諸位的十萬貫,只怕也買不到這麼多好地了。”李逍提醒。
“地肯定還會有點的,有多少就買多少好了,至於剩下的錢,也可以買點礦山什麼的。”崔敦禮道。
這次的十萬貫本錢,並不全是關隴派的,也有他們山東派的,其中崔敦禮這樣的山東舊士族的錢不少,畢竟五姓七門是有錢人,向來不缺錢的。而這些五姓子對土地又是最有興趣的。
李逍微笑。
大唐對礦產這塊,倒是不禁私採的,規定不論金銀銅鐵都可以私人開採,只要納課就行。不管採什麼礦,採出來的礦,按比例繳給朝廷,這便是課。另外如金銀銅鐵這樣的礦產,朝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