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書封皮古樸,完全不像是後人謄寫出來的,柳志微微用手一撕,結果紋絲不動,書皮上用小篆寫著三個大字,“悟真篇”。
小篆在華夏是古老文字,先秦出土的文物中,很多就是這種小篆字型,柳志跟隨南羽田曾系統學習過這種字型,南羽田在這方面堪稱華夏的專家。
柳志再翻看起第二本書,第二本書書面雖然古樸,但顏sè卻與內頁不同,想來原本封面已經遺失,是後人補上的。
“《太上感應篇》?”柳志驚呼。
這典籍可太有名了,柳志曾聽南羽田稱世上所存的《太上感應篇》基本上都是殘缺的,當年道教始祖以此篇演化無上奧義,及時周公的《周易》也是在此基礎上推演而來的。
只是如今世人只知《周易》,而不知《太上》了。
“如果這是無缺完本,那可是價值連城了。”柳志心道。
柳志忍住沒有翻看,終於將第三本書翻了出來。
“嗯?”
柳志一愣,第三本書上是一種從未見過的字型,根本不知道是什麼字,而且封面沒有任何裝飾,只是拿在手上,一股清淨自然的感覺凝聚心頭。
柳志終於忍不住,他翻開了第三本書,結果更驚訝了。
因為第三本書裡面,根本沒有任何字。
“這是一本無字天書!”
柳志失望了,這樣的書根本沒有什麼用,對自己。
他受南羽田的影響,是個無神論者,其實那些道藏對他而言,雖然不至於是大運動時期所說的糟粕,但於他而言,也不過是可供參考的一種思想論述,真正讓他歡喜的,是那些武功秘籍。
最近大陸解封之後,從香港引進了一些影視作品,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如《霍元甲》《陳真》《再向虎山行》,都讓向柳志這樣的年輕人激動不已。煉成功夫之後那種快意江湖恩仇的感覺,讓人激動萬分。
柳志收斂激動的心情,拿起了那塊黑黑的石頭,左看右看,足足翻看了十分鐘,也看不出有什麼奇怪之處。
“是礦石嗎?”柳志疑惑地放下來,拿起那個玉瓶,輕輕開啟,一股霧氣衝瓶而出,柳志微微一聞,登時猶如吃了人參果,全身十二萬八千個毛孔都舒展開來。
柳志連忙蓋上瓶子,“這什麼東西?”
柳志搖搖頭,他可不敢多試,這東西也不知道有沒有毒,太詭異了,剛才的一番經歷,就如同幻境一般,讓人覺得害怕,不可思議。
柳志忙不迭放下玉瓶,又翻開了那個玉盒,“不會又有詭異吧。”
玉盒中靜靜躺著的,是半株根鬚圍繞纏了四五圈,長出人形的人參,上面半截出現齒痕,已經被人咬掉了,只餘下大概二分之一,柳志根本看不出是多少年份的人參。
“這人參可是大補之物啊。”
柳志關上木盒,心裡尋思著將人參放到家裡,rì後以備親人用到,這東西可是救命之物。
“東西拿到了,回去吧。”
柳志將東西整理好,將鑰匙反轉,機關轉動,木盒回覆如初。
第二天,柳志趕回柳家山。
柳志再次開啟木盒,拿出那隻玉盒,交給柳雲山,道:“這是半支人參,具體年份我不知道,就放在家裡,以備不時之需。”
柳雲山卻不過兒子的好意,只得收起來。
“這原本屬於陳東來的東西,咱們是不是不該拿?兒子。”
柳雲山有些遲疑。
“爸,既然要讓咱幫他完成心願,那就得付出點利息啊,更何況,他還要咱照顧他的兒子,等以後碰上他的後代,我肯定要幫襯一二,收他點東西,還不應該啊。”
柳志不以為然,他想到陳東來的兇殘,又說,“這東西很可能就是那傢伙搶來的,偷來的,原本也不屬於他。”
柳志的猜測,確實仈jiǔ不離十,陳東來這木箱之中的典籍和物品,包括箱子本身,都是大動亂年間強搶而來的。
“兒子,”柳雲山收起了人參,拉著柳志說起來一件事情,“今天去縣裡開會,馬上就是高考了,兒子,你也算是咱柳家山的高材生,我推薦你去了。”
柳志一愣,登時苦笑,“老爸,我這段時間都沒看書,你這是幹嘛。”
“柳家山一窮二白,有誰能拿得出手,百年樹木,十年樹人,村裡雖然漸漸富起來了,但人才可不是一兩天就能養成的,兒子,你得爭氣啊。”
柳雲山也是一臉的無奈,他也知道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