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036】清玄演劍

個技能點,用“武學傳授系統”將這門劍法提升到了“臻趨大成”,最後利用“輔助修煉系統”,把最完美、最標準、最科學的劍法招式演習出來,讓自己的身體熟記,日後臨陣對敵,這套劍法便能如呼吸般行使自然。

一番改變之後,本來一套“綠階中品”的劍法,成功進階為“藍級下品”。

這時葉清玄第一次進化改編異世武學,雖然帶有一絲試驗的性質,但其結果是成功的。雖然只是上升了一等級,但由綠級武學進化為藍級武學,卻是有著質的飛躍,讓這門劍法威力增幅不小。

自己這套劍法,也由最初的“初學乍練”直接提高到了“臻趨大成”。

同一時間,清玄剩下的18個技能點,也變成了12個。

一個人的武功深淺,論境界有“登天九境”之分,而一套武學,論境界,也有“十二層級”之別。從“初學乍練”開始,分為“得窺門徑”、“運轉純熟”、“略有小成”、“登堂入室”、“臻趨大成”、“功行圓滿”、“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出神入化”、“返璞歸真”、“合武入道”。一套武功,從生疏到熟練,再到掌握神髓,甚至打出武技當中蘊含的意境,最終天、地、人,三才合一,一招之間,釋放出世間的法則力量,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強大威力,移山填海,狀若神明。

而【琅嬛靈緲閣】只能將這套綠級劍法提升到“臻趨大成”的階段,至於“臻趨大成”以上的程度,則需要用劍之人自己的體悟和感悟。尤其要感觸到劍法與天道之間的聯絡,感悟出劍法當中蘊含的法則力量,並最終將這種感悟與劍法合二為一,才算是領悟了“劍意”,到此時,這套劍法才算是有了自己的生命。

只是此世武林中人士,似乎更在乎武學境界的提升,而忽視了武技等級的提高。因為一旦提升個人武學境界,便可獲得更多壽元,因此忽略了對武技深入的修習。遇到比自己境界低的對手,靠著更加強大的內力,便可以力伏之;而一旦遇到境界相同的對手,便難以取勝了,往往兩人都陷入比拼內力,看誰堅持得更久的尷尬之中。

有著另一個世界思維方式的清玄,自然不會犯此等錯誤,在努力提升境界的情況下,更是絞盡腦汁,竭力熟知手中劍術。

又由於有著之前感悟“脫胎換骨”之痛的事實,清玄猜測,便是這番對劍法的領悟過程,也會讓自己的武學悟性有著不俗的進步。

何況天下劍法多有相通之處,自己對劍的領悟多上一分,日後不論對敵,還是學習更高深劍法,都會事半而功倍。

禪宗有高僧評語佛學境界曾有云:“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三重境界。

劍道中,亦有此類似的三重境界,那便是:有劍;無劍;萬般皆可為劍。

曾記得《射鵰英雄傳》中獨孤求敗的那句:“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柰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敗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這是何等的英雄了得,又是何等的風騷無限。

偶像啊,偶像。

幻想自己有遭一日能夠“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該是何等的氣勢。

天才臨世,群雄皆服。靠的不僅僅是“悟性”和“根骨”,重要的更是勤學苦練。自己有了【琅嬛靈緲閣】相助,也不過是事半功倍,絕不是一步登天。

念及於此,清玄更加輟練不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