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妻子嫁給他後,他便知這位五妹妹幫了他們許多,如今又幫了他這麼大一個忙卻半點都不居功,如此品性更是讓人打心裡敬佩。
而這五妹妹所嫁之人同樣也是張家姐夫向來崇敬之人,只可惜如今他還只是一介書生,若將來他有機會入朝為官,必定以程永寧為榜樣,做一個公正清明不畏強權心繫百姓的好官!
而事實上,幾年之後,張家姐夫當真做到了今日所想,成為程永寧手中一大助力,只不過這是後話。
日子一天天過,南邊的災情影響卻是越來越嚴重,而逃至京城的難民也一天多過一天。
程永寧十分忙碌,加之書信來往並不便利,所以這半個月來林初彤總共也就收到了他寫回來的一封家書。
不過,知道永寧一切都好,她也安心不少,提筆寫了回信,告知家中一發都好,不必為她分心。
“夫人,這兩天粥棚那邊排隊等著施粥的難民越來越多,您看咱們是不是再臨時加多幾個灶?”
劉湖生最近更是忙得腳不著地,剛剛在城外夫人令人搭建的粥棚處回來,一進門便提議增多些供應。
朝延的救助根本不可能滿足所有難民,而且因為上令下施需要的過程與時間較長,所以最開始這段日子,民間自發的施粥救助便顯得格外重要。
早在六天前,林初彤便讓劉湖生帶著人在城外其中一處難民聚積地搭起了屬於他們程府的粥棚,每日免費為那些難民提供兩頓熱粥,多少也能夠救活些人命。
現下物資緊張、物價飛漲,若非提前屯了大量低價糧,便是以林初彤與程永寧手中積厚的財力卻也很難這般堅持太久。
“暫時不用加了,咱們家已經有十來個固定灶,再多反倒不好,畢竟京城施粥的富貴人家並非咱們程府一家,哪怕是做好事,也不能冒頭太過。”
林初彤想了想,道:“但記住讓人盯緊些,每日煮的粥務必達以我之前所說的要求,煮粥的糧要保證乾淨衛生,筷子豎在鍋中得不倒,每碗施出去的量也得足夠。咱們不要弄那些無用的花架子,能幫到多少算多少,更不允許府中下人以及幫工之人藉機為難任何災民。”
“做好了這些,再讓咱們程家的粥棚一直持續開到朝延妥善安置好那片地方的難民,這比臨時多增加幾個灶要實用得多。原本好心行善,雖說不圖名不圖利,但求問心無愧,但也別招惹上那些不必要的麻煩。”
她向來覺得做任何最好都是量力而行,行善亦是如此。
聽到這番話,劉湖生倒是立馬明白過來,當下點頭道:“還是夫人考慮得周全,您放心,一會我便再跑一趟,將您說的這些話吩咐下去,也會讓人時刻盯緊,絕不誤了事。”
“有勞先生了,我得空時也時不時過去檢視一二,告訴他們好生當差,到時程家自然不會虧待了他們。”
林初彤道完,示意劉湖生可以走了。
南方出了百年一遇的災害,各行各業的生意都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影響。
好在京城不比別的地方,哪怕逃災來的難民比去往別處的只多不少,但朝廷早就派兵將城門層層守住,絕大多數的難民根本沒有機會進入城中,只能在城郊幾處統一安排出來的收容地待著尋找救助與活路。
所以,京城裡頭的秩序並沒有受到太多影響,而林初彤與程永寧名下的那些店鋪經營的也大多是富貴人家才用得起的營生,所以她的生意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但粥棚那邊是近期最為重要之事,出不得半點亂子,所以她讓最信得過的劉湖生將主要精力都放到了這上在,反正其他地方都有各店的掌櫃看著,隔些時日一併查賬便可,出不了什麼問題。
過了兩天,林初彤將手中的事情都處理妥當後,便帶著墨言出城親往自家粥棚那邊察看一二。
去到的時候,正是中午派粥之時,打著程府粥棚標記的地方早就排了好幾隊老長老長的隊伍。
但每天煮粥再多,量也是固定的,難民太多不可能全部顧到。
所以旁的幾家施的粥雖然都比不上程家這邊的量多且濃,但有總比沒的強,所以排隊者也是一大竄,等再久也僅僅只是為了一口吊命的粥水。
“夫人,您來了!”
看到林初彤主僕,劉湖生很快小跑了過來。
因為知道自家老闆並不願意在那麼多難民前暴露身份影響到施粥,所以他壓低著聲音,並沒有驚動其他人。
林初彤這會已經在附近轉了一圈,對於自家粥棚這邊都能夠照著她的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