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2部分

總共開銷了四十萬貫,不是小錢,但還沒有到讓陳德興皺眉頭的地步。

可是當這位陳大聖人下了“神洲”號,看見黑壓壓一片的弟妹和小媽時,還是忍不住皺起了眉頭。雖然印度沒有計劃生育,但是也不能這麼個生法啊!加上自己和陳德芳,這就是六十五個孩子了,如果再算上沒有成活的,妥妥過百啊!這也太能生養了吧?

生那麼多,他養得……啊,養當然養得起了。陳德興瞟了眼身著龍袍,得意洋洋的老爹陳淮清。這位爺現在的收入可比自己還多!

他的天竺大英國擁有富的流油的孟加拉和恆河流域,治下的首陀羅和達特利起碼有三千萬。這塊地盤不僅農業發達,而且還有不亞於大明江南的手工業。這裡可是當今世界棉紗生產的中心,還盛產香料遠銷大明和歐羅巴,而且這裡的冶金業也相當發達(印度是烏茲鋼的產地),現在已經能打造出防禦力不亞於南芬鋼甲的熟鐵滲碳甲了。

根據大明陸軍參謀部和暗探局的調查,英王國在天道六年的財政收入已經超過了4000萬貫。這個數字隨著英王國各級政權的相繼建立和統治的穩定,預計在天道八年還能增加一倍達到8000萬貫!

而且英王國的體制和大明帝國還不一樣,這裡可沒有貴族民主和諮議會,只有英王獨裁政治!所以英王陳淮清一年能往口袋裡裝多少根本沒有人可以過問。根據大明方面的評估,光是從英王國的財政盤子裡,陳淮清去年就撈了約800萬貫!另外,陳德芳還把德里城的商稅全都裝到自己口袋裡面了,去年也撈了不下100萬貫……

此外,這對父子還在征服孟加拉和恆河流域的過程中大撈特撈。原本屬於天方教徒的土地,現在有一多半歸了陳淮清和陳德芳。兩個人妥妥就是全世界第一號和第二號大地主!這些土地一年的地租,恐怕也有數百萬貫了。

用富可敵國來形容這對父子,恐怕是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這幾年在天竺發財的還不止陳淮清和陳德芳,跟著他們的幾萬漢人現在都搖身一變成了特等婆羅門,誰家沒有幾千畝水澆地,沒有幾所大宅子,沒有成群的僕役?

和他們一比,大明計程車爵,南番諸國那些不講理的國人,還有人人帶槍的北明洲自治城市公民,都成窮光蛋了。

“臣,吉大公陳德聞,拜見大明聖人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是的引見儀式,在河邊府城堡內一座新落成的宮殿內舉行。這座宮殿是陳淮清在河邊的行宮,佔地面積並不大,但是修建的非常華麗,完全是中式風格,是照著臨安北內德壽宮的樣子建造的。

現在被一個黑太監領著走到陳德興的御座前面跪拜行禮的是個十二三歲大的男孩,年紀不大,個頭卻已經生得又高又壯了。這位陳德聞的孃親陳德興很早就認識。她是陳淮清早年從臨安瓦子巷買回家的,並不是青樓裡的紅行首,而是個演女相撲的好手。怪不得能生出這樣高大的兒子。

“好!德聞弟,起來吧。”陳德興一伸手,從身邊的楊婆兒手裡接過一份賞單,不過沒有交給弟弟,而是饒有興趣地問:“德聞,你是吉大公?是吉大港的大公?”

這是有區別的,大公可是一國之君!

陳德聞站起身,垂手落肩的站在陳德興對面,恭謹地回答:“回稟聖人,臣是吉大公,公府就在吉大府城,但並不是大公而是國公。”

“哦,是國公?”陳德興皺皺眉,看著坐在旁邊一個繡墩上的陳淮清。他知道,天竺英王國的國公和大明的國公不是一回事兒。

大明國公的待遇和特權都有限,除了固定的幾千貫的年金,就是一萬畝的田莊,而且還不是免稅的。如果英王國的國公也是這樣,陳德芳就不會那麼大意見了。

“慶之,”陳淮清喚著兒子的字號,笑吟吟地解釋道,“英國的國公和大明的國公不一樣,是要鎮守一方的。”

大明的國公乃至親王都沒有鎮守一方的責任——大明搞的是地方自治,地方自由士爵、士紳去投票選議會,是用不著朝廷派王公來鎮守的。所以大明的國公親王,無論封號上冠的地名是哪裡,府邸都建在兩京。

不過英王國的情況不同,這裡的國公實際上是半個大公。之所以是“半個”而不是一個,固然和陳德芳的堅決反對分不開。同時也和陳淮清的那些庶子都年紀幼小有關。這陳淮清是在陳德興發達之後才開始廣納妾室,多生庶子的。因此這些庶子都比陳德興小二十來歲,和陳德興的兒子們差不多。

一堆小屁孩,自然不可能去治理封國。就像陳德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