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理宗皇帝和姐姐賈貴妃慣出來的。
而今年三十五歲的杜寅,沒有當皇帝的姐夫,也沒有當貴妃的姐姐。雖然是族長之子,但是從小到大,沒有任何生活上的優待,只有沒完沒了的苦讀,只有嚴格到了刻板的一大堆家規族規,當然還有一個東華門外唱名的夢想!
當炮聲響起的時候,杜寅正在杜橋的杜家祖宅的四知堂中讀書。手不釋卷是他三十餘年來養成的習慣,這也是絕大部分義門子弟的生活習慣。
出身義門的這些傢伙吃飯可以沒有肉,上床可以沒有女人——大部分義門子弟都相信先中進士後娶老婆,所以三十大幾沒有結婚的大有人在杜寅也是其中之一,他是一年前才從天台賈家娶來了嬌妻——但是身邊不能沒有書!
雖然已經有了官身,但是杜寅仍然想去考個進士,進士是他的人生目標,三十餘年苦讀,就是為了高中嘛。在大宋行都遷往洪都後,執政的江萬里決定在明年恢復科舉,也不搞什麼以武取士了。所以今年就是各地解試的日子。杜寅有個官身,要參加的就是所謂“鎖廳試”,就在下個月舉行,所以杜寅要抓緊一切時間讀書。
這些日子也不住自己家裡,免得讓如花似玉的嬌妻分了心思。就搬到祖宅的四知堂裡,除了處理團練軍的事情,就是讀書寫字,好不用功啊。
“十秀才,十秀才,出大事了……”
一個杜家的老僕猛地推開了書房大門,失魂落魄一樣的跑了進來。喊著杜寅在族中的名號——杜寅在他這一輩中行十,因此被人喚作十秀才。
“杜安,你慌什麼?”杜寅放下手中書卷,白淨斯文的面孔上帶著微笑,起身發問。
他的性子是有些古板,但是待人接物都是很不錯的。哪怕面對一個奴僕,一個佃戶,或一個妓女(嫖妓在宋朝不算敗德),甚至是一個乞丐,都是彬彬有禮。若是有人到府上拜訪,無論身份如何,他都會親自相迎相送。下面的佃戶有什麼困難或是矛盾,他也會盡力幫助,公正裁斷——宋朝的民間有什麼糾紛,一般不會去找官府,都是讓杜寅這樣的鄉紳領袖來裁判的。因為這些人的裁判一般都比官府公正,更不會收取賄賂。
“十秀才,出大事了!明賊打過來啦!”名叫杜安的老僕大聲嚷嚷著。他的杜姓並不是祖傳的,而是當了杜家奴僕後改的。雖然是奴僕,但是老頭子對杜家的忠誠可不在任何一個杜家子弟之下。因為杜家向來對家奴比較優厚——所有的義門都這樣,不會苛待家奴和佃戶,他們只是在家鄉壟斷一切,在外面放手撈錢而已。
“什麼?”杜寅吸了口涼氣,“可知有多少人?”
“有幾十艘大船,都在海上,上岸的賊人約有2000人,正往咱們這裡來呢!”
“才2000人?”杜寅皺眉,“訊息不會有誤吧?”
“不會,他們就在鹽場那邊上岸的,有不少鹽丁圍觀呢。”
“圍觀?”杜寅搖搖頭,露出憂色,“怎麼能圍觀呢?那是賊啊!可有人遇害?”
臨海這裡不是兩淮,向來太平無事,連海盜都少有。所以居民也沒什麼逃難的意識,看到有敵人登陸都覺得好奇,不少人還出來圍觀。
“沒有人遇害,”老僕答道,“那些賊人倒也規矩……”
“規矩?”杜寅沉聲道,“規矩還當賊?杜安,去召集十二秀才、十五秀才、十八秀才和二十二秀才他們吧。本官要帶兵去會會這些規矩的賊人!”
第646章人民群眾擁護誰?
中國人的歷史觀,總是喜歡講什麼有道伐無道,有德勝無德的。還有什麼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彷彿勝利者都是因為得人心而有天下的。
在這個時空,大明帝國的歷史教材上面,也多的是這樣的內容。彷彿全世界到處都是無道失德的暴君,全世界勞動人民都伸長了脖子準備好了裝著食物和湯水還有“神的大便”的壺啊,盤子啊,籮筐啊什麼的,就等陳德興的大軍去解放似的。
不過這種事情,在現實當中是很少見到的,大部分情況下,陳德興的軍隊都是不大受人歡迎的。
現在,大明陸軍第十二旅旅帥張九少將就沒有遇上任何一個來歡迎的台州人民。不過倒有不少農民站在道路兩邊剛剛收割完畢的田地裡面圍觀,遠遠的,還空著手,沒有人表現出任何善意,還在用張九聽不懂的台州話議論著,聽他們的語氣就知道不是什麼好話了。
“好多賊啊!”
“還都穿著鐵甲……”
“那不是鐵,是鋼!”
“鋼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