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1部分

江萬里繼續道:“據臣所知,如今贛、吳、浙、閩、粵、楚等地團練軍總數已經超過了三十萬,俱是書生掌兵,農兵合一。而且都是實實在在的可用之兵,和過去由武夫執掌兵權是冗兵成群是很不一樣的。”

當然不一樣了,團練軍是兵為士有,而且又是初興,自然事事用心,人人盡力。吃空額,扣軍餉,喝兵血等等事體,都還沒有到時候呢。

“三十萬可用之兵,的確不少了……”趙昀微微點頭,心思稍安。“對了,最近還有不少士子上書,要實行什麼學校議政,這是怎麼回事?你知道嗎?”

學校議政其實早就存在了,南宋的太學就是個議政場所,一幫太學生除了唸書就是議論朝政,時不時還會公開上書朝廷。而朝廷對於太學生們的意見,也一直非常重視。從某種角度而言,南宋的太學是類似於議會的。

不過太學的議政功能卻不是明文規定的,而是一種潛規則,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君王和宰執沽名釣譽的基礎上的。

另外,有議政功能的也只有太學,下面的府學、州學、縣學並沒有這方面的功用。因此,地方上計程車大夫對州府官員,並沒有監督約束的權力。

而現在,地方士大夫透過辦團練掌握了刀把子,自然要更進一步去染指州府權力了。而這種染指以潛規則的形式表現出來,就是團練和州府官衙的矛盾。如果要擺到檯面上,就是爭學校議政之權了。

而掌握政權的賈似道,當然反對這事兒的,所以朝廷過去對這種意見完全置之不理。但是賈似道的執政在過去幾個月卻是麻煩連連,特別是遲約風波給賈似道的威信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因此要求實行學校議政的呼聲又陡然高漲起來。甚至有不少手握團練的地方實力派大臣,也參與其中。

這隱約就是要倒閣了……想到這裡,趙昀陷入了沉思。連賈似道走過來都沒有留意到。還是江萬里提醒了一聲:“太上,賈太師來了。”

趙昀抬起頭來,就看滿臉倦容,鬢角已經發白的賈似道正拖著步子朝他這裡走過來。這個平章軍國事在遲約風波之後,日子就很不好過了。各方面一大堆事情湧過來,沒有一件是順心如意的,以往幾年那種在西湖葛嶺逍遙度日的時光,算是一去不復返了。不過在趙昀面前,他還是儘量顯得一切如常,一個長揖到地。趙昀則淡淡地點頭,開口問道:“賈卿,江北情況如何?”

賈似道恭謹地道:“江北還算平穩,偽唐軍在高郵軍和楚勇打了幾仗後就消停了不少,沒有繼續南下的跡象。”

“也沒有要退兵的意思吧?”趙昀接著問。

賈似道默默地點了點頭。寶應州的人口起碼好幾十萬,土地肥沃,糧食產量又高,李彥國如何肯輕易放棄?

趙昀嘆了口氣,招呼賈似道和江萬里道:“賈卿、江卿,陪朕走走。”賈似道和江萬里都跟在他身後,就聽見趙昀似乎很感慨地道:“想我趙家自太祖陳橋兵變,龍袍加身,到現在已經享國三百年了。三百年之國祚,實在也不算短。一國氣數,終究是有限的……”

“太上!”

“陛下!”

賈似道和江萬里聽了趙昀的話,同時開口想要說些什麼。卻被趙昀揮手製止。趙昀道:“今日只有我們君臣三人,還有什麼說不得的?”

他頓了下道:“朕坐大位三十餘年,都是多難之秋,這大宋國運如何?朕豈不知?如今的大宋,就如年邁老者,又病入膏肓,亡故不過是早晚之事。卿等能做的不過是替大宋延續性命……可你們知道大宋的病根在哪裡嗎?”

賈似道和江萬里互相看看,賈似道說:“本朝家法制度遠勝歷代,唯有用兵取勝之道不如漢唐。”

趙昀搖搖頭,開口吟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他嘆口氣道:“這就是大宋的病根,同時又是我大宋的國本!大宋得以終五代亂世而一統天下,得享一百數十年太平繁華,皆在於此!皆在貴文輕武,皆在以文御武,皆在使天下英雄盡往書中去尋富貴。而靖康之恥,北地淪陷,百多年干戈不息,根源也盡在於此!這道理,朕早就知道,朕是起於民間的,如何不知道士大夫花費太多時間精力去讀聖賢書了,如何不知道一國志士大都習文廢武才是我大宋兵弱將寡的根源?但是貴文輕武是國本,國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