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虛,而將主力潛出長城,先去對付北明瞭。”
“先對付北明?”李璮眉頭皺皺,“忽必烈有幾分贏面?”
“贏面還是有的,”史天澤道,“且不論燕雲大萬戶府下的幾萬漢軍,便是忽必烈的10萬蒙古軍加上蒙古東道四王的10萬大軍,就夠陳明王受的了。”
二十萬蒙古大軍!蒙古帝國崛起以來,還沒有出現過這樣強大的蒙古軍團呢!
李璮的容色凝重,“若是陳德興兵敗……這20萬蒙古人可就要……”
“就衝咱們來了!”李雄低聲嘀咕道。
李璮的大將田師都也道:“皇上,那咱們不能去關中啊!”
李璮看了看史天澤。史天澤拈著鬍子道:“可以屯兵孟津,再造浮橋通南北,作北伐河東之勢,而後遣使山西,招撫三晉豪傑。同時靜觀燕雲之戰。”
“那關中……”
史天澤道:“若忽必烈大軍伏於關中,吾大唐軍便是去了也難勝。若是忽必烈潛行至塞外攻打北明……吾大唐當伺機北上相助,共破蒙古於幽燕之地!若戰事久拖難決,吾大唐正好趁機收攬人心,盡收北地豪傑為己用。”
李璮又看看王文統,王文統皺著眉頭,正在苦苦思索,“皇上,微臣也同意史總管的建議,只是出屯孟津是不是離燕雲太遠了些?莫如北上太原同李毅奴哥和戴曲薛二將合兵吧。”
史天澤問:“那洛陽誰來守?萬一忽必烈伏兵關中怎麼辦?”
王文統道:“可以留太子守洛陽。”
李璮的太子李彥簡不是王文統的女兒所生,同王文統自然不是一夥兒的。王文統留他守洛陽其實是不想讓他多立功勞。
他接著又道:“還可以讓趙王在益都召集兵馬,出屯濟南,做隨時北上之勢。”
“這……”李璮眉頭深皺,他可不想自己的大唐也出個秦王李世民。“太子還是要隨徵的。雄兒,不如你帶左武衛留守洛陽吧!”
第445章忽必烈在這兒呢
河套大草原,望不到邊的人馬,正沿著黃河不疾不徐的向東而行。
此時此地,北風正勁,雖然現在還是秋季,然而河套大草原上卻已經是一片肅殺的荒涼景象,周遭除了枯草就是荒山,沒有一絲一毫的綠意。
黃河兩岸,星星點點的到處都是蒙古包聚成的部落,大部分牛羊已經被宰殺醃漬起來,作為冬季的儲備糧。只有少部分的牛羊被當成了“種子”保留了下來,也不再放養,而是圈在了木欄裡面,用儲備的牧草餵養。在蒙古包周遭活動的,多是穿著豔麗衣服的女子或是還沒有長成的少年。往年青年男子騎著駿馬互相打鬧比試,在馬背上彎弓射鵰的景象,卻再不見。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牧人,騎在馬上在部落周遭遊動,還不住翹首東望,彷彿在擔心著什麼。
塞外遼東,已經有英雄出世,正在做西征入寇之勢。或許已經揮軍攻入漠南草原了!
作為漠南蒙古草原的一部分,河套大草原現在是蒙古中央兀魯斯的冬季草場之一。也是中央兀魯斯所屬的10萬蒙古大軍的屯駐之地。忽必烈還沒有愚蠢到讓他的蒙古勇士統統住進城裡,學著漢人一樣生活。哪怕他自己裝成了漢人,住進了京兆府的皇宮,還煞有介事地組織科舉考試。
但是他卻沒有忘記自己和大蒙古國的根都在草原上面!所以除了少數的高階官員和親衛軍將,忽必烈並沒有把更多的蒙古人帶進中原。也從來沒有打算讓整個蒙古民族漢化。
因為他很清楚,漢化了的蒙古人是守不住草原的,到時候又會有新的力量崛起於塞外蠻荒之地,就像女真、蒙古一樣。到時候,就是大蒙古國的末日了。
可是他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就在他小心翼翼地防備之下,新一代的塞外雄主還是出現了,而且更讓他想象不到的是,這個雄主居然還是漢人!
對於北明的迅速崛起,忽必烈從來都沒有掉以輕心過。之所以沒有將主力運用於遼東,其實是過度重視的體現——他害怕自己被擁有強大火器和精銳輕騎兵的北明擊敗,從而失去繼續統治大蒙古的實力和聲望。
或者說,之前他壓根就沒有打敗陳德興的信心!
不過現在,這位在歷史上滅亡了漢家江山,開創了大元帝國的雄主,卻看到了戰勝陳德興,將崛起中的北明生生打垮的良機。
現在率領著這大隊望不到邊的蒙古騎兵東進的,正是大元皇帝兼蒙古大汗忽必烈本人。但是忽必烈卻沒有讓人打出象徵大汗的九斿白纛,也沒有象徵皇帝的黃龍旗,更沒有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