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6部分

石堡開起來更唬人,趙武還模仿魔幻電影中的場景,用巨大的石塊一左一右堆砌出兩座石像,厚厚覆蓋了固定橋索的石樑。這兩座石像是名武士造型,他持劍而立,背依大江,面朝齊國,使得巨型石堡顯得氣勢雄偉,更加鬼斧神工,完全不像是人類技術所能建造的。

大河滔滔,走在搖晃的橋板上,心驚膽顫的傾聽著腳下的江水,一邊在驚心動魄的、提心吊膽的心境下走過大橋。當人腳踏河堤之後,難免有一種突然的輕鬆感,在這種極端的輕鬆感下,一路的觀感被放大,回望河對岸的雄偉塔樓,自然而然的被這座大橋所征服,這就是趙武想達到的效果。

但其實,橋北岸非常簡陋。工序進行到最後,趙武已經撤除了家族對造橋的財政支援,全憑齊策本身的力量支撐造橋,顯得非常吃力。原先的設計草案,北岸也是一座相對應的石堡、石像,但因為財力匱乏,被大大削減了。此後,一切建築格局以實用為主,能省儘量省,能縮減儘量縮減:石堡依舊在,但只有高度厚度,卻沒有相應的房屋,無法駐守士兵。石像則乾脆取消,導致橋的懸索只能固定在光禿禿的石樑上。對比大橋南岸,會覺得北岸的建築非常簡陋,尤其是剛剛經歷一番心靈震撼,再看北岸建築,只覺得心裡特別添堵,堵得讓人想發火。

當這座大橋開始動工的時候,趙武就曾提出過一個論點,用建築征服人心、威懾人心。

如今,晉國副帥韓起正帶領晉國最傑出的工匠,在楚國國都附近修建著巍峨的盟誓臺,這項工程依舊是實踐趙武的策略。而女齊作為外交官,知道趙武這套理論,不管這套理論是否符合實際,它都是晉國執政的論調,女齊都要維護它。所以他格外耐心地向莒國國君解釋江北岸的狀況,試圖消除莒國國君心中的添堵感覺。

其實,就女齊自身渡江的經驗看,似乎趙武這一套建築征服人心的理論,很有點小道理。比如他自己渡江的時候,就感覺到了那種強烈心靈的震撼。而就身邊的叔孫豹看,那廝的臉色也很不正常,這麼久了,居然說不出話來。

好吧!這些都是題外話了……。當女齊艱難的穿過河間新修的大道,抵達冀城的時候,得到訊息說趙武已經趕往東津……女齊看著漫天的風雪,忍不住想罵街。女齊的主要使命是去魯國,交代魯襄公,讓後者幫杞國修建城牆。他一路陪伴莒國國君趕來河間,不過是順路看一下趙武,表達一下對執政的關心而已,而女齊本身是個嚴格自律的人,公私分明的他走到這裡,不能再陪莒國國君繼續走下去,他必須返回魯國,監督魯國國君動工修築杞國的城牆。

“到此為止吧!君上,我已經陪伴你到了河間,這裡已經屬於軍事管制區域,執政就在這片區域,你……”一路面色蒼白的叔孫豹插話解圍:“齊策在這裡,你讓齊策接待,上大夫(女齊)的任務就算完成了。而我……上大夫要去魯國聘問(拜訪)寡君,我只好陪上大夫同行了。”

於是,接下來的行程,莒國國君只好冒著風雪,獨自一人繼續向東行走。這裡所謂的“獨自一人”是指“獨自一個貴人”,莒國國君身邊的侍從不少,齊策又特地給他增添了護衛,有了這些護衛陪同,重要的是,腳下踏著晉國的土地,讓莒國國君很安心。他到此時,才有了欣賞景色的心情,於是,沿途的大風雪對他來說不再是苦難,反而是一種別緻的旅行經驗。當然了,這種心情唯有“貴人”才擁有,為了服侍這個莒國國君,在風雪中不停奔忙的侍從們,卻是沒有心情感慨大雪的潔白。

潔白一片大地,確實如此。趙武此時正站在東津的鹽田上,無數個巨型鹽池將海水引入,然後利用風車逐級將高濃度的滷水送往濾清池、乾燥池等等。海岸的最高處是蜿蜒數十里的結晶池,站在結晶池的堤壩邊,放眼望過去,腳下一片潔白。

“聽說東部區域下大雪了,為了防止雪融化鹽池內的鹽,這裡,是否該收鹽了?”趙武滿意的打量著周圍的白色鹽粒,詢問陪伴的侯晉。

在鹽、鐵專賣法下,鹽就是可以兌換錢幣的奢侈品。趙武對河間的開發,最近有點“貨幣供應量”不足,不得不用鹽與製成品支付工資……當然了,十數萬勞工,一人一個銅板,就是十萬枚,先不說十萬枚銅板有多重,光是事先籌備事後清點這十萬枚銅板,就是一個大工程。在春秋時代,年度鑄幣數量有多少?趙氏家族再富裕,讓他按月支付十萬枚銅板,連續數月,誰都承受不了。

於是,春秋時代常見的以物易物交易,也出現在趙氏。這一現象是趙武執掌家業以來首次,趙武不得不像“萬惡的”工廠主一樣,用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