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自己的人逃散了許多,還未曾見到流寇,只是吳光龍帶來的訊息,便讓自己的四千官兵作鳥獸散。他拼命收斂,才籠得這些殘兵。
清點的結果,如他所料想,四千官兵,隨他進入舒‘城的,僅有不足三千,未見一賊,未發一矢,已經去了三分之一!
史可法黯然無語,這個局面,或許在俞國振意料之中吧。
他們入城之後才半個時辰,便見四周煙塵大起,草木之間,群鳥亂飛。又過了片刻,小小舒‘城,便被數不清的賊人所圍困,數量之眾,簡直可謂撲天蓋地。
最初時史可法還強自鎮定,但看到賊人勢眾,再看舒‘城,他的心頓時懸了起來。
無‘為地已經是小城,這舒‘城就更小,繞城一週不過一千零三十九丈,城高也只有一丈五尺,整座城池,唯南面臨河,其餘諸面,幾無護持!
上任大半年時間,史可法尚未到過舒‘城,直至此時,才知道這座位於交通要衝上的重要縣城,竟然幾乎無險可據!
“這城如何能堅守,須得有人相助……桐‘城楊令年少才俊,得彼相救,當可破賊,可……有人敢去求援?”
史可法環視眾將,目光直逼那位逃得最快的曾指揮。那曾指揮卻看著自己的腳尖,恍若未聞,額頭雖是冷汗直冒,卻還非常堅定地絕不站出來。
“包某願去求援,只是史參議,何不向無為求援?”包文達站了出來,現在出城求援,可謂九死一生,但若沒有援軍,更是十死無生!…;“不必去無為,只向桐城求援就是。”史可法低聲道:“包行甫,也唯有你去,才能破開賊陣。”
“請貴縣為我準備一匹上好戰馬。”包文達向章可試道,他可是吃夠了張國維準備的駑馬之虧了。
“且慢。”就在這時,有一人出聲道。
說話的,正是教諭孫士美。他雙眼微眯,看著史可法,這般直視,原是有些無禮,但史可法卻有些不敢與他目光相對。
“史參議,下官有一計,或可有益……請史參議屏退諸人,聽下官一言。”孫士美道。
史可法依言屏退諸人,孫士美仍然不放心,到了他面前,沉吟了會兒,突然開口道:“史參議,無為幼虎大名,下官早有耳聞,因為他到舒‘城縣境殺賊,下官還與他打過交道。”
“與此時賊事何干?”
“此人壯懷激烈,絕非只護一縣之人,史參議與他爭執,可是他的計策?”
此語一出,史可法眼睛頓時瞪得老大,他盯著孫士美,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冷汗從他的額間冒起,過了會兒,史可法才勉強道:“何……何出此言。”
“下官也曾擔憂,俞國振私蓄精壯別有所圖,故此查過此人行事,他雖是囂張,也有些跋扈之舉,但所作所為,實在是有益家國造福鄉梓。此人桀驁不馴或者有之,卻絕非毫無大局之人。史參議又一向以國事為先,當不至以小怨壞大事。”孫士美又道:“故此,下官以為,史參議此行,或者是俞國振之計?”
史可法真的震驚了。
俞國振一直以來,給他的感覺,就是妖孽,所作所為,都出乎他的想象,應對流寇,更是奇計百出。史可法自己,是看不透俞國振的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卻沒有想到,這位孫士美,卻能將他與俞國振在無‘為城中密議的計策推測出來!
也可以看出,這個孫士美,著實是對俞國振進行了一番調查,留意他留意很久了!
“孫教諭……此事絕不可洩露出去,若是洩露,只怕……只怕……”
說到這,史可法盯著孫士美,沒有往下繼續。
“是,故此下官方才要參議屏退左右。”孫士美聽到這,微微露出鬆一口氣的神色,臉上終於出現了一絲歡喜:“史參議,向桐‘城求救,可是俞國振的計策?”
(欠大夥兩次加更了,我記在心裡!)
#c
二一七、俊才多年少(三)
桐,城知縣楊爾銘揚著下只、略有此臣的烏紗橙甲,他的一張小臉繃得緊緊的,帶著一股難以遏制的傲氣。
他有傲氣的資本,他去年中的進士,雖然是三甲,可他的年紀才十四歲!原本授宿松縣令,但桐、城民變後被改授桐、城縣令,初上任時,因為人小官帽大,他不得不將帽子裡墊上棉花,這樣才能將烏紗撐起,而公堂較高他個頭較矮,所以又不得不踮起腳尖升堂。最初時那些胥吏衙役,頗為瞧不起他,視之為小孩,一次見他帽子裡的棉花未塞實,便笑他“老爺紗帽歪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