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愣了下,盯著李鴻章看了好一會兒,默默的點頭。
1885年11月,經過多半年的激烈爭論,《同盟國和參戰各國對英國和約》及《同盟國和參戰各國對法國和約》簽訂。
按照兩項條約,英國和法國賠付共計180億中國幣,其中40%賠付中國,35%賠付德國,20%賠付奧匈帝國,其餘5%按比例賠付其餘參戰各國,其中按照事先協議,包括波蘭在內許多國家免除了英、法兩國的債務。
其實在西線,德國對抗英法聯軍戰事極為慘烈,其士兵傷亡數字遠遠高出中國,獲得鉅額軍費賠償也在情理之中。
阿爾薩斯、洛林工業區永遠歸屬德意志帝國,在隨後成立的國際聯盟大會上再次重申了這一點。
英國和法國常備陸軍不得超過15萬人,德、法、英三國海軍軍艦噸位比例不得低於2:1:1。
同時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地大半交由德國、中國和奧匈帝國託管。
中國的主張大多被寫入附粘條款中,主要意向為:
在各國領海以外的大洋和水域,有絕對的航行自由,不管是在平時或戰時都一樣。
各國盡最大可能地消除經濟障礙,並在所有同意接受和平及協同維持和平的國家之間建立平等的貿易條件。
。各國對各殖民地的權利的主張,應該做自由,開明和大公無私的調整。
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的疆界必須依照民族特性加以清楚的確定。
奧斯曼帝國各民族自決前途。
德國曾經提出的苛刻條件,比如英法不能擁有海軍、不能製造潛艇、不能生產重機槍、不得生產和儲存化學武器、不能發展飛行器科技等等都被中國否決。
如果按照德國的提議,幾乎毫無疑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用不了多久便會到來。
同時隨後成立的國際聯盟宣佈,因為英國和法國軍備受到限制,所以對英國和法國的武力攻擊將會被認為是對華沙和平體系的踐踏,簽訂條約的各國有權利和義務對破壞和平協議的國家採取相應的措施。
因為中國人在華沙和會上寬容和無私的主張,使得和會後形成了一種奇怪的輿論氛圍,作為最終打敗英國和法國的罪魁禍首的中國,反而在倫敦和巴黎的媒體上獲得了掌聲,在歐洲、非洲有著獨立訴求的民族,更將中國人視為朋友,東方帝國在整個世介面前,第一次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聲望。
華沙和會同時透過了《國際聯盟盟約》,39個國家簽訂《盟約》成為國際聯盟的締約國。
翌年1月,在中國支援下,美國、英國和法國得以加入國聯,成為國聯正式成員國,國聯總部遷至波蘭這個剛剛宣佈永久中立國的首都華沙,遷入了中國人出資興建的國聯總部辦公大樓。
2月,德皇威廉一世首訪北京,同德皇會晤之後,葉昭又興趣盈然的視察了準備奔赴德國進行軍事交流的武官團,實則便是金陵國防大學炮兵學院第三十一期畢業生。
回到乾清宮,葉昭酒意正濃,笑對蓉兒道:“你不說史官總是催促要我交答卷麼?”也不管蓉兒解釋“不是催促您”揮揮手,要蓉兒拿來紙墨,揮毫落筆,“我之一生”四字落下,突然再不知如何寫下去。
回頭看著蓉兒,相濡以沫的嬌妻早已非昔日童顏,葉昭輕輕嘆口氣,慢慢放下手中狼毫,道:“便由後人評說吧。”
外篇
外篇第一彈 雙鳳突現齊飛翼
如洗的碧空中,兩道緩緩前行的白線清晰醒目。
正在田野間玩耍的幼童好奇的觀望著,不遠處,是鋼筋水泥鑄造的城市,聳立的高樓大廈便如森林一般,那是新西伯利亞,中華帝國北域最繁華的城市,人口已經超過百萬。
葉昭此刻就坐在噴出白線的噴氣式飛機中,向外看去,飛機的玻璃窗映出他的容顏,雖然兩鬢華髮染得烏黑,但眼角的魚尾紋卻怎麼也無法掩飾,葉昭不得不感慨,自己真的是老了。
今年是1920年,自己已經八十多歲了,雖然幾年前檢查身體時御醫還驚歎自己的身體狀況比許多年青人還健康,但自己知自己事,現在自己的心態,越來越像個老人。
微微閉上眼睛,葉昭能感覺到座椅後方侍衛們略帶緊張的呼吸,雖然自己已經退位十年,但對他們、對整個帝國來說,自己幾乎已經幻化成永恆不滅的神祗。
窗外,左右各兩架螺旋槳戰鬥機呼嘯護航——飛豹Ⅲ式殲擊機,隸屬帝國皇家空軍第一師第一飛行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