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祈安大笑一番後道:
“倒忘了軍師是妙筆聖手,精擅各位字型。
如此,倒要擔心,圖伯約見信,是否願意出兵了。”
他望向梁維道:
“梁大人,可知他們兩兄弟情感如何?”
梁維語氣肯定道:
“主帥可以放心,倆人往來頻繁,感情密切。”
王祈安點頭道:
“既是如此,就按梁大人之計行事。
諸位將軍,請各自回營準備,不日出發。”
三天後,以姚毅為主將,梁維和許世朗為左右副將的一萬五千兵馬逼近道州城。
依孫思謀之計,他們在道州城外扎空營近五六里,故布疑兵,虛張聲勢。
從表面看,這支隊伍人數恐不下十萬。
圖伯定果然中計,以為大軍來攻,急忙向永州求援。
結果王祈安率領的三萬主力在萬竹嶺設伏,大敗圖伯約派出的兩萬援兵,並俘獲主將楊淮。
楊淮投誠,率領由平天軍假扮的永州兵,趕赴道州後,與城外姚毅兵馬裡應外合,攻了圖伯定個猝不及防,順利拿下城池。
大軍拿下道州後,迅速回兵永州。
援軍被伏,麾下大將投敵,道州失守,兄弟被俘,一連串的壞訊息傳來。
圖伯約此時立於城牆之上,看著敵人先鋒部隊開至城下,槍戟明亮,旗幟飄揚。
為首者正是王祈安,左右分別是身著儒服的孫思謀和一身厚重灰白鎧甲的姚毅。
這時,身後的梁維縱馬上前,高聲喊道:
“圖將軍,你我同朝為官,大家都知大楚已是窮途末路,危在旦夕。何不乘此機會,另擇明主。”
圖伯約見王祈安高挺俊朗,氣度不凡,不由向身邊人問道:
“雲鵬,你可知敵軍是哪路人馬?怎麼連桂陽的梁維都投靠於他?”
左邊的高大將領吉雲鵬懵然搖頭道:
“為首那人甚是面生,看旗幟有‘平天’二字,末將還是首次見到此軍號。”
右邊臉頰瘦削的男子名魯康,乃是永州府丞,色怯道:
“敵兵氣勢洶洶,軍容鼎盛,恐不易抵抗。不如我們還是向朝廷求援吧。”
圖伯約不滿的哼了一聲道:
“你是想向哪個朝廷求援?他們馬家的人忙著對付自己人,把長沙府搞得雞犬不寧,危如累卵,還拿什麼兵力來救你?”
吉雲鵬建議道:
“大人,不如我們派人向桂州和永州兩地求援,或許他們會看在大家同為楚臣的份上,發兵來援也不一定。”
圖伯約冷淡道:
“桂州雖有重兵,但守將許成都,自私自利,那會管顧別人生死。
衡州的兵馬,大都被調入長沙,早自顧不暇。”
魯康不安嘆道:
“兩萬兵馬被大人派去救援道州,現在城中守軍已不足一萬。”
圖伯約怒目而視,冷然道:
“你可是在怪我?哼,這群烏合之眾,我自有應對之策。”
他甩手離開,只丟下一句:
“嚴守城防,不準出城應戰,違令者斬。”
王祈安見圖伯約對梁維話語置之不理,擺明毫無投降之意。
他叫來楊淮,問道:
“圖伯約此人個性如何?”
楊淮道:
“圖伯約此人性格喜怒無常,容易發火。
且有些剛愎自用,對下面人的建議往往不喜搭理。”
他思考了一下,又道:
“還有,此人嗜武,經常派人出去給他網羅收集什麼武功秘籍。
又喜歡擺設擂臺,在城內和各路高手較量。
只要得到他認可的,就可以獲得豐厚的賞賜,還能留在他的親衛隊中。”
王祈安好奇道:
“那圖伯約武功如何?”
楊淮道:
“此人身法高明,自創的一套刀法,迅疾凌厲,很少有人能擋得住三五招。”
孫思謀若有所思道:
“能得到他賞識的也必定是高手,這麼說,他的親衛隊事實是一隻武林高手組成隊伍。你可知人數有多少?”
楊淮點點頭道:
“軍師說的沒錯,他的親衛團雖然只有十八人,但每個人都是能獨擋一面的好手。
這十八個人還替他訓練了一批數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