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乖乖……”韓莊劍不由問道:“怎麼了?”
“怎麼了?路兩邊的樹林中都是他們埋伏的人。當時我的心就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裡,我的手就摸住了槍。在他們說話的機會,我乘機給毛委員遞眼神,可毛委員毫不在意,仍是談笑風生……”韓莊劍又追問一句:“後來呢?”
“後來就進了村。進村後,毛委員大搖大擺地進了屋,我們就在外面守候。你說怎麼的?院裡不僅有重兵把守,就連茅坑裡都有人站崗,我去方便一下都沒有地方。這時就聽得毛委員在裡面說‘我們來這裡的目的,不是為了吃掉你們,而是要聯合你們,一起打倒軍閥,消滅舊制度,建立我們自己的政權。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考慮到這一點,我們決定送你們一些槍支。’這一下把他們全震了。”
張子清不知什麼時候也進來了,關切地問:“後來呢?”
“後來,那你想嘛。”那個戰士十分得意地賣了個關子,得意而自豪地說:“跟著毛委員,真長見識。”
陳浩制止了他。“好了。明天你們倆帶路,去送槍。”
當天,毛澤東由袁文才、龍超清和賀氏兄妹陪同離開東源大倉村,夜宿茅坪的八角樓。
八角樓在慎公祠的後面,是一座土木結構的兩層小樓。樓上有一個八角形的天窗,因此得名八角樓。毛澤東在這裡一住就是多日。
翌日,毛澤東起得特別早,獨自一人走出了八角樓,來到慎公祠前面,漫步在小溪旁。他上了小溪上面的小木橋,環顧左右。這是一座小鎮,四面環山。房屋獨居風格,依照山勢錯落有致。慎公祠和後面的八角樓,在幾棵古柏的陪襯下,顯得古樸典雅。後面的山不算高,較為平緩,一條小道通向山的那邊。正在他欣賞這裡的山景時,龍超清和袁文才來了。
這時賀氏兄妹也來了。他們寒暄後,一起觀望這裡的風情。
毛澤東讚歎道:“這裡不愧為是藏龍臥虎之地。”
袁文才說:“這裡易守難攻,可以辦一所醫院。”
“好啊。”毛澤東又感興趣地四處望望。“是個理想之地。
那我們一言為定。“
袁文才和龍超清同時答應:“一言為定。”
中午時刻,陳浩等帶著隊伍抬著槍支到了慎公祠前。毛澤東和袁文才、龍超清、賀敏學、賀子珍等熱情歡迎。
袁文才望著一百零八枝槍和幾箱子彈,樂得合不攏嘴。
陳浩看著他那高興的樣子。“袁團長,點一點吧。”
“不用,不用。”袁文才對一邊的袁順說:“把我們的禮物,也給拿上來。”
說著有幾個人抱上來十個竹筒。
毛澤東不解地問:“你這是什麼武器呀?”
袁文才不覺一笑,走上前拿起一個竹筒,拔開一頭的塞子,倒出一把大洋。“這是我們送給毛委員的禮物。每筒一百塊,一共是一千大洋。不成敬意,請毛委員笑納。”
“好。有來有往嘛。”毛澤東十分樂意。“我們收下。”
八角樓的夜,平靜中帶著溫馨。毛澤東同袁文才在燈下促膝談心,一會打著手勢,一會屈指,滔滔不絕。袁文才像個小學生似的,認真地聆聽。
夜已深,外面警衛的戰士在不停地走動,透過窗戶還見他倆人細談的身影。
雞叫聲傳來,警衛戰士走到窗戶下,想提醒他們,猶豫了一下又退回來。
屋內的倆人好像不知疲倦。最後袁文才向毛澤東提出了一個要求:“毛委員,我想請你派人到我們那裡去指導工作。”
毛澤東看著他那盼望期切的目光,滿口答應他:“好!我們派得力的人去。陳伯鈞……徐彥剛……”
“毛委員,如果你方便,也請你給我們上上課。”
“好。”毛澤東答應他後,注視他片刻,突然也提出一個問題:“我也提出一個要求。”
“只要我能辦到的。”
“我想請你上一趟山,去見見王佐。”
“信我都寫好了。天一亮,就派人送去。”
“這次行動除留少數部隊外,傷病員全部留下,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困難。”
“毛委員儘管放心的去,我在傷病員在。”
“這次分兵是為了擴大影響,擴大根據地。如果進展順利的話,月底我們可以在山上見面。如果是這樣,山上山下形成一個整體,再把周圍幾縣連成一片。到那時,我們有了一塊不小的根據地,就會有一個大的發展。我們的隊伍就能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