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法,雖然沒有垢淨,安知沒有增減?凡夫迷,故煩惱增而智慧減;聖人悟,故煩惱減而智慧增。要是這樣說,那麼你又錯了。須知道凡夫迷時亦只是這“諸法空相”,聖人悟時亦只是這“諸法空相”,哪裡有什麼增減呢?

總而言之,因為我們的“心”取著於相,所以才有“生滅”、“垢淨”、“增減”種種妄見;若使“心”不取著於“相”,那麼,雖眼前萬法森然,然而我們不取不著,自然不見有“生”相,也不見有“滅”相,也不見有“垢淨”、“增減”之相。一體如,萬法平等,這便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了。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這兩句是說“五蘊空”。

即說“真空實相”中無“五蘊”。無色,所以沒有我相法相;無受想行識,所以沒有我見法見。“無”字即是“空”字之意。

【無眼耳鼻舌聲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幾句是說十八界空。十八界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加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再加上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合為十八界。六根六塵又叫做“十二入”。第三句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中間省卻“無耳識界,無鼻識界,無舌識界”數句。蓋舉首尾以包括中間之意。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真空實相之中,不但沒有五蘊,並且沒有六根,乃至六塵、六識,一概沒有之意。

眼耳鼻舌身意為什麼叫做六根?“根”是能生之意,譬如草木有根能生枝葉花果等。吾人之六根,對著六塵,發生六識,所以叫做六根。六根所以說“無”者,因為我們用般若智慧,觀察自己色身,是如幻如化,一切無有實性,所以附在這色身上的眼耳鼻舌身意,自然也是空的了,這是空六根。

色聲香味觸法為什麼叫做六塵呢?“塵”字是染汙之意,因為這六種東西同我們的六根接觸之後,能使吾人發生貪著愛戀之心,而汙染吾人之真性,所以叫做“六塵”。“塵”與“根”是相對的:色是眼根的物件,聲是耳根的物件,香是鼻根的物件,味是舌根的物件,觸是身根的物件,法是意根的物件。這六根之中,前面色聲香味四塵是很容易明白的,只有後面觸、法二塵比較難懂,所以現在我把它略為說一說。

什麼叫做“觸塵”?觸是同我們身體接觸的東西,那些東西同我們的身體接觸之後,便發生冷熱溼滑的感覺,所以我們對於那些同身根感觸相對的東西便叫做觸塵。

應慈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說(7)

什麼叫做“法塵”?法塵是前面五塵落在我們意識中的影子。譬如我們平日對於所見的形色,所聞的聲音,以及所嗅之香,所嘗之味,身體對於寒熱溼滑種種之感覺,雖然現在都已經過去了,但是我們只要閉目用心一想,這許多影子,依然在我們的意識中浮現著,這種影子,便是法塵。

六塵所以說“無”者,因六塵是藉六根而顯現的。假使沒有六根,那麼,六塵也立即空寂了。譬如有病之目,見空中有花,空中實在沒有花,等到病目已愈,空中之花也不見了。吾人因六根妄動,故有六塵。今六根既空,故六塵亦空。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是說六識空。無眼界者,即無眼識界,中間省去一個“識”字。無眼界後面,又省去“無耳識界,無鼻識界,無舌識界,無身識界”四句講到此處,或者你們要發生疑問,就是前面既然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為什麼此處又說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呢?我說這是當然有分別的。六根不過是肉體,六識是六根的作用,六根來得粗,六識來得細。假使我們只具有六根而沒有六識,那麼,我們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不能起知解了別的作用,所以一定還有一種“識”寄託在六根之中。託在眼則為眼識,託在耳則為耳識,託在鼻舌身意,則為鼻舌身意識。“根”與“識”的區別,是我們研究佛學之人,首先應該弄清楚的。

上面說過“六根空”、“六塵空”(即十二入空),但“根”、“塵”、“識”三者,乃三位一體,彼此相依而立的。今六根六塵俱空,那麼,不用說,六識也自然是空的了。這叫做“十八界空”。

“空十八界”是凡夫地位的修法。下面講緣覺乘的修法。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幾句是說十二因緣空。

十二因緣又叫做十二有支,又叫做十二緣起,又叫做因緣觀、支佛觀。

第一支是“無明”。無明是迷惑的意思,又名煩惱。這種煩惱,乃是指過去無量世來的煩惱,而為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