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這可如何是好?”於是來到集賢堂和眾人商議,說:“孤家原本寫了一封信給藍驍,讓他把金輝攔截上山,勸他歸附。要是他不依從,就立刻殺了他,免得他來到襄陽,又要費一番手腳。沒想到藍驍被北俠擒獲了。事到如今,各位可有什麼主意?”其中有個自以為聰明的人說:“就算殺了金輝,也沒什麼用。如今聖上欽派顏查散巡按襄陽,而且長沙又改調了邵邦傑。這些人都對我們虎視眈眈。要是想加害他們,索性全都除掉,才穩妥。如今有個一計害三賢的妙策。”奸王聽了,滿心歡喜,問道:“什麼叫一計害三賢?請詳細說來。”這個自以為聰明的人說:“金輝必定要經過長沙。長沙關外十里堡,是迎接官員的地方。只要派個有本事的人到那裡,在夜裡把金輝刺死。要是成功了,邵邦傑的太守之位也就坐不穩了。金輝原本是在他那裡住宿,既然被人刺死了,本地太守怎麼會無罪呢?咱們把行刺的人藏在王府裡,再寫好一份文書,迎著顏巡按呈遞上去。他是襄陽巡按,襄陽太守被人刺死,他怎麼能不管呢?要管吧,又沒處捉拿行刺的人。事情要是拖延下去,聖上肯定會怪罪,說他辦事不力。到那時,別說他是包公的門生,就是包公也難以袒護他了。”奸王聽了,哈哈大笑,說:“妙極了,妙極了!就派方貂去。”
旁邊早就有個明白人沈仲元,見這個自以為聰明的人說得得意洋洋,全不管這計策行不行得通,不由得心中暗笑。他就怕萬一事情辦成了,豈不是害了一位忠良?不如我也走一趟,於是上前說道:“啟稟千歲:這件事關係重大,方貂一個人恐怕不能成功,讓微臣幫他一起去如何?”奸王聽了更加高興。方貂說:“時間有限,必須騎馬,才不會誤事。”奸王說:“你們到孤家的御廄裡,自己挑選馬匹。”二人領命,就到御廄選了好馬,準備妥當,又到王府裡,向奸王告辭。奸王囑咐了許多話,二人告別出來。剛要上馬,奸王又派親隨出來,吩咐道:“這次去不管成功不成功,都要早早回來。”二人答應,騎上馬,各自要到住處收拾行李,所以來到雙岔口,說明會合的地點,這才一東一西,各自回住處去了。
所以艾虎聽得明明白白,看得真真切切,急忙回到店裡,結清房錢,直奔長沙關外十里堡。一路上他滴酒不沾,恨不得一步就跨到長沙。他心裡想著:“他們騎馬,我步行,怎麼能趕得上他們呢?”又轉念一想:“他們倆一東一西走,肯定要帶行李,而且人都貪圖安逸,貪圖安逸的肯定是晚上住宿,白天趕路。我不管他們,我來個晝夜兼程,難道還趕不上他們?”真是“有志者事竟成”,艾虎居然比他們先到了。他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就去打聽那兩個人的下落。他出了旅店,在街市上閒逛,果然看到一個熱鬧的小鎮。他自己溜達著,看見路東有接官廳,張燈結綵。仔細一打聽,原來是本地太守邵老爺和襄陽太守金老爺是至交好友,因為金太守要去襄陽赴任,從這裡經過,所以邵老爺準備得這麼隆重。艾虎打聽金老爺什麼時候能到,原來要後天才能到公館。艾虎把這事記在心裡,突然醒悟道:“對了。大概那兩個人要在公館裡搞什麼鬼,後天我倒要早早去等著他們。”
艾虎遇錦箋,得知施俊等人近況
正在艾虎琢磨的時候,忽然聽到耳邊有人叫道:“二爺要去哪裡?”艾虎回頭一看,覺得面熟,一時卻想不起來,連忙問道:“你是誰?”那人說:“二爺怎麼連小人都不認識了?小人就是錦箋。二爺和我家老爺結拜,還賞了小人兩錠銀子呢。”艾虎說:“不錯,不錯。是我一時忘了。你現在到這裡有什麼事?”錦箋說:“哎!說來話長。二爺要是沒事,請二爺到酒樓,小人再慢慢詳細說。”艾虎就和錦箋來到路西的酒樓,找了個僻靜的桌子坐下。錦箋還不肯坐。艾虎說:“在酒樓之上就不必講究禮節了,你只管坐下,才好說話。”錦箋謝過之後,就在旁邊坐下了。茶博士過來,他們要了酒菜。艾虎便問施公的情況。錦箋說:“挺好的。現在在邵老爺的太守衙門裡住著。”艾虎說:“你們主僕不是去九仙橋金老爺那裡嗎,怎麼又到這裡了呢?”錦箋說:“就因為這件事,所以話長。”於是把投奔九仙橋的前因後果,以及後來怎麼在攸縣生病,都說了一遍。“要不是二爺賞了兩個銀錁子,我家相公怎麼養病呢?”艾虎說:“這點小事,何必提它。你接著說,後來怎麼樣了?”
錦箋剛見面就提艾虎賞了兩錠銀子,是因為艾虎給的這些銀子正好解了錦箋的燃眉之急,所以他非常感激,時刻記在心裡。俗話說得好:“寧給飢人一口,不送富人一斗。”這話一點都沒錯。
錦箋又說起遇到官司,怎麼想要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