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讀到深夜,很費燈油,父親已沒法買油供他念書。車胤為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而懊惱。
夏天的一個夜晚,車胤家黑燈瞎火的,他正想上床睡覺,鄰里的小夥伴們約他去玩。
來到村外田野上,只見星星點點的螢火蟲在夜空裡來回飛舞,就像天上的銀河落到了人間,景緻真是美極了!孩子們歡呼起來,紛紛用手中的蒲扇或者脫下衣服捕捉流螢。不一會兒,每個人都撲住了好幾個。孩子們把流螢集中起來,放在…個夥伴的口袋裡,讓他用手按住袋口。儘管家織的白細布很厚,但仍有一團螢光隱隱透露出來,綠幽幽的,煞是好看。
車胤心中一動:要是把流螢裝在薄薄的白紗袋裡,不就可以抵得上一盞油燈嗎?他為自己的想法感到興奮。
當場,車胤就向夥伴們宣佈說:“從今天開始,請你們每個人都捉20個螢火蟲給我,我……”
他的話還沒說完,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嚷了起來:
“螢火蟲多好玩,我可不會白白給你!”
“你要那麼多螢火蟲幹什麼?”
“要麼你拿東西來換……”
車胤胸有成竹地說:“你們每天按時給我送來螢火蟲,我給你們講個故事,怎麼樣?”
“好,就這麼定了!”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因為他們都知道,車胤看的書比他們多得多,肚子裡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
就這樣,每到夜晚,小夥伴們不約而同地給車胤交來了幾十個流螢。車胤講完故事後,孩子們一鬨而散。車胤就回到屋裡,吊起螢燈,孜孜不倦地看書學習。少年時期的好幾個夏秋季節,車胤就是這樣度過的。由於車胤不斷刻苦地攻讀,他長大後成了…名滿腹詩書、受學生尊敬的先生。
………【10、好學的孔子】………
孔子本名叫孔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魯國的都城在現在山東省曲阜)。子,是古代人對有學問的人的尊稱。
孔子3歲的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顏氏帶著他,過著貧窮的生活。顏氏對孔子十分疼愛,要求又非常嚴格。孔子才六七歲,母親就教他學習各種禮節,教他做個懂禮貌的人。到了15歲,孔子立下志願,要多讀書,成為有學問的人。不幸的是,孔子17歲那年,*也死了。他成了孤兒,生活更苦了。他沒有錢讀書,只好去做雜事,像管菜園呀,看管牛羊啦。
可是,他從沒忘記學習,只要有空就讀書。而且向別人請教,對什麼新鮮事都要打聽。有一次,他跟著大人們到太廟裡去。一進門,他就東張西望,逢人就問:
“這是什麼?”
“那是怎麼回事?”
有人見他問個沒完,就嘲笑說:
“孔家的兒子真不懂禮節,總是問這問那!”
孔子聽了,笑了笑說:
“遇事不懂就問,這才符合禮節呢!一個人對什麼事,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才是真正有知識。不懂裝懂,才是沒知識。”
孔子在他的一生中,都是這麼做的。30歲以後,他還向別人學過琴,問過禮,拜過師。
有一次,孔子向一位叫師襄的樂工學習彈琴。老師先教給他一支曲子,可沒有告訴他曲名是什麼。孔子非常喜歡這支曲子,一連幾天都反覆彈著它。老師聽了笑著說:
“你彈得不錯了。我再教你一首新曲吧!”
孔子說:“我會彈這曲子的調子了,可彈琴的技巧還不行,還得多彈幾次才行。”
過了些日子,他彈琴的技巧大有長進,老師又想教他學新曲子。孔子搖搖頭說:“不行啊!這曲子的精神,我還沒體會到,還是讓我多彈幾天吧!”
不久以後,孔子把這支曲子彈得十分動聽,連老師聽著,也入了神。孔子對老師說:“這支曲子氣勢不同一般,我想,除了周文王,別人恐怕作不出這樣精妙的曲子來。”
老師聽了,向孔子連連作揖說:“你真高明,當初我學這支曲子的時候,我的老師說過,它的曲名叫《文王*》啊!”
………【11、李白從小立志成才】………
李白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詩人之一。他之所以能“開口成文,揮翰霞散”,寫出數以千計為人民傳誦的詩篇,主要是他長期刻苦學習勤奮鑽研的結果。當然,與家教也是不無關係的。
李白的父親是個很有文學修養的人。李白剛剛懂事的時候,有一次聽到父親在書房裡朗讀《子虛賦》,那優美動聽的文詞,使李白人迷人神。開始,父親以為他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