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便上了張家的門,討了賈璉回去,畢竟賈璉現在是榮國府的長房長孫。
張家人看著賈赦如此行事,想著賈赦吃了一次虧,定然能夠將賈璉看護著長大的,再則,不管怎麼說賈璉都是賈家的子孫,父母有沒有死絕完,養在張家有有些不成樣子,於是便同意了!
誰知第二天就傳來讓張家人集體吐血的事,賈赦竟然將賈璉抱給了史夫人,張家人徹底的被氣了個半死,那個惡毒的婆婆會善待賈璉嗎,這不是羊入虎口是什麼。不過這個年代孫子養在祖母那裡是常態,張家和賈家又已經絕交了,因此也不好說什麼話了,只能在心裡暗自的咒罵賈赦。
第三卷仕途之路 第226章 豬一樣的頭腦
婆婆和二兒媳婦聯手害死長媳的事,一時之間傳得沸沸揚揚的,就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家。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這話不假。
如史夫人這般為了小兒子不惜算計大兒子到這種地步的人,並不多,雖然有些主母是要疼愛小兒子一些,但是畢竟長幼有序,如此這般讓大兒子和小兒子相互結怨的事,在有些人的眼中簡直就是不可理喻的。
因為一般歷史悠久的家族,一般都很注重族內親人的團結,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每個族人都為了家族的榮耀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拼搏,才能使家族繁盛,而個人也能背靠大樹好乘涼。但如果親人間只知道陰謀詭計窩裡鬥,那這個家族離衰落已經不遠了,沒有家族的庇佑,一個人即使再有才,也做不出什麼大成就,就算能做出大成就,也不一定會圓滿收場。
因此就使後院的女人們有些爭鬥,但是夫家也是自己的家,更是兒女和自己後半生賴以為生的根基所在。所以,她們即便都在鬥(有些人跟婆婆鬥、有些人是跟妯娌鬥、還有跟家裡的姑奶奶鬥、絕大部分人都跟小妾鬥,甚至有些年長的要跟媳婦鬥),可是,她們都是有自己的底線的,雖然各有不同,但是自己的兒女和夫家的利益卻是她們都不約而同要維護的。
兒女都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做生母的,當然都是要好好保護自己的孩子的,畢竟她們這些人鬥得死去活來的,大部分時候,還不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嗎?而夫家要是倒了,她們的下場根本就不用想都知道,那些犯官的家眷。被髮賣或者淪落到那些腌臢地方的,還能少得了哪裡去嗎?
因此,她們都是很有理智地在斗的!
且不說外面的人是如何議論賈家這兩三事的,就說說當事人賈家。
史夫人等著張家人一走就暈倒了,隨後王夫人和賈赦也暈倒了過去,就只留下了萬事不通的賈政,這賈政雖然萬事不通,但是看見自己的母親媳婦和大哥暈倒了,還是知道讓人去請大夫的。
這史夫人到底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沒過多久就醒過來了!一邊思量著對策。一邊心裡正不停的罵著那個下人。你說後悔?懊惱?對不起,人家從來不會認為自己是錯的,當然史夫人讓人去做這件事的那些人那裡估計是沒有什麼好下場了。這牽連主子的人一般都是要做替罪羊的,這也是潛規則。
史夫人知道雖然自己並沒有害死張氏的想法,但是現在張氏已經死了,賈赦的心裡肯定已經恨死自己了!因此現在就算是自己想跟賈赦和好也是不可能的了,為了自己的晚年。因此現在必須牢牢的抓住賈政。但是賈赦是賈代善同意了的襲爵的繼承人,這點史夫人也沒有辦法,因此史夫人就想著讓賈政住進榮禧堂。
因此史夫人趁著賈赦還沒有醒過來的時候,就讓人以他的名義寫了一封請罪的摺子,大意就算自己有負皇恩,治家不嚴……等等寫了一系列的罪名。最後一句話是亮點,請求皇上允許自己,將爵位讓給賈政。榮禧堂也讓給賈政住了!
史夫人以賈赦的名義寫的,按理說這種摺子要是被抓住了,可是會以欺君之罪論處的,不過賈家的幾代男人都不怎麼喜歡讀書,就是賈政說著喜歡讀書。連一個秀才的功名都沒有考上了,可見也不過是沽名釣譽罷了!
因為不喜歡讀書。因此賈家的摺子一般都是讓幕僚寫的,這就給史夫人很大的造假空間了!只要最後面的官印是真的就行了!
史夫人本以為做的天衣無縫,就等著賈政襲爵了,可沒有想到,她鬧出的這件事太大了,外加張大人可是內閣的次輔,不知道多少隻眼睛盯著,因此宣德帝就是在宮裡也知道了這個訊息。
聽著賈赦至今都還沒有甦醒過來了,這請罪的摺子就已經承上來了,這其中沒有點貓膩說出去誰都不會相信的。
宣德帝接到了摺子,抿著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