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些拘謹,畢竟這些年沒見了,張青雲現在已經是副部級高官了,跟他們相差比較遠。嗯,要回到以前那般率性而為卻是有些困難了。
張青雲皺皺眉頭,道:“看你們倆,怎麼還生分了?我們可是一起鐵打的兄弟啊。”
張青雲一句話,沖淡了兩人的拘謹,韋強道:“我現在在衡水市,陳邁算是接了你的班,到桑粹做縣委書記已經有幾年了。
這次進京是我邀他老弟的,一來我們都有點事要進京辦,二來我們聽嚴副省長說,你要去江南調研,我們特意做了一些準備,可後來你又沒成行,我和麥子都想見見你,所以……”
張青雲點點頭,基本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確實,張青雲在黨校學員調研的時候是準備去江南的,可是後來詹紅桂嚷嚷要去沿海,張青雲就放棄了江南之行,沒想到韋強幾人還真上心了。
故友重逢自然有聊不完的話題,主要都是張青雲在問,韋強和陳邁兩人回答。幾人一頓飯吃了兩個多小時,張青雲是一直唏噓。
韋強的父親韋忠國退下來了,韋強現在在衡水做常務副市長,工作開展起來似乎阻力重重。上面沒了人,自然底氣不足,這次一橫心進京,實際上也是有些無奈的舉動。他想將韋忠國以前殘存的一點部委關係整合一下看能還能用上幾成。
另外,最主要的當然是來拜訪張青雲,在仕途上,位置愈高,愈是如履薄冰,到了韋強和陳邁這個位置,上面的靠山不穩固,隊站得不好,想要再往上,難度是非常大的口
幾年前韋強就是副市長,到現在依舊是副市長,陳邁在處級的位置上滯留得更久,自然也是上面無人的緣故。
而堅定韋強進京決心的,還是嚴頌駿對衡水的一次視察,當時在衡水市委內部韋強正被衡水姜書記給小鞋穿,嚴頌駿在接見衡水常委班子的時候,對韋強特別的熱情,後來又私下裡溝通了很久。
兩人聊開了,韋強有知道這竟然是託了張青雲的福,而韋強在班子裡面露了這個臉,姜書記也不敢太迫他了。更讓韋強意識到自己這幾年對張青雲疏遠了,平常雖然有電話聯絡,但是沒見到面長此以往終究關係要淡。
而他又恰聞張青雲要調回京,現在正在京城待著,他這有約陳邁兩人直奔京城。
除了詢問韋強的近況,張青雲又問到了厲剛、武德之等人的情況,聽同厲剛出任了武德市市委書記他心中也很高興。而武德之也退下了了,現在回雍平做休閒散人去了。
另外,省裡的情況,書記何昆到崗在即,江南趙系力量面臨挑戰。估計下任書記可能是郭系的單書記,這些都不是張青雲熟悉的人。還有很多熟人韋強也不認識,張青雲也沒那麼多時間去一一詢問。
只是初步的瞭解,江南給他的感覺便是滄海桑田了,而江南對張青雲來說也久違了,那裡留給他無數的回憶,而今天見韋強和陳邁,無疑是將這些回憶一頁頁的翻開,他怎麼能不唏噓感嘆?
幾人聊了一會兒江南,張青雲又詢問兩人進京所為何事,韋強捏捏諾諾講了衡水的情況,原來衡水也在經濟跨區域合作,想利用衡水靠近嶺南的優勢,藉助嶺南產業轉移的機會來進行招商引資。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現在衡水在著力打造優勢的投資環境,在大規模的做固定資產投資。今年和去年,光國家撥款的工程專案就高達百億之多。韋強此次進京就是來錢的口
而陳邁進京則是來找雲山集團郭雪芳總裁的,聽陳邁一本正經畢恭畢敬的稱呼郭雪芳,張青雲心中就覺得有些怪異,但他又不能駁斥說陳邁講得不對。
只能解釋郭雪芳確實幹出了大名堂了,至少江南的那片天,雲山集團郭總的大名是赫赫威凜。郭雪芳對桑梓縣的投資,成為了桑梓的核心投資,現在桑梓的戶外旅遊產業佔財政收入比重很大,而這其中雲山集團對雜摔的貢獻是最大的口
張青雲聽陳邁說,桑梓縣還有特困地區學校校舍資金缺。遲遲到不到位,他臉色有些難看了,道:“麥子啊,你這個書記我看當得不怎麼的,到現在了,連學校的那點小事都沒能解決了,著實讓人失望。
我記得當年我在桑揮的時候就有了規劃,現在都過去十年了,這些最基礎的建設還欠著?”
陳邁遭張青雲突如其來的批評,臉哦一下紅了,韋強一看不對,忙道:“青雲,麥子也是有難處的,畢竟這年頭喊錢不是一件容易事,而且桑梓地域太廣,有些地方公路都不通。
麥子這幾年為了疏通全縣的道路就折騰得筋疲力盡了,這次進京還不是想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