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部分

更是說:“如果需要,1輛晶核裝甲車1000人我們也幹!”

二百四十一章:第三輪攻城浪潮(六)

沒有親自到過餘杭地下基地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瞭解,當初阮辛博士等人,所提出的“晶核時代”到底是什麼意思。

心中想著這句趙雲嫣司令所說的話,張斌從自動扶梯上走了下來。

他剛剛從又一次進行擴建的餘杭城頭下來,這一次,餘杭城將要將邊長拓展到10公里,所需要的物資和人力,都需要他這位新任的民政司司長的協調統籌。當和負責建城的楊冰商量完相關事宜之後,張斌便透過電梯,穿過舊餘杭地下基地的18層區域,到了地底更深處的“新餘杭地下基地”。

舊餘杭地下基地,由於一開始並非是為了應對末世建立,所以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缺憾,比如其空間過於狹小,又沒有良好的逃生通道,萬一蟲族侵入基地之內,那麼必將造成極為嚴重的損失。

所以,早在兩個月前,餘杭就在開始建造新的地下基地,而隨著一個月前蘇卓帶來的大量的晶核,讓餘杭地下基地的能源空前富裕,加快了建造新基地的進城,所以如今,新餘杭地下基地,正式落成。

下了扶梯,李強走過來說道:“最後一批新居民,已經完成身份登記,並且被分配到了7號居住區。”

張斌點了點頭,說道:“新居民的改造情況怎麼樣了?”

為了這新來的15萬人口,趙雲嫣親自下令,讓工廠趕製新型的改造裝置,以求儘快將這批人的實力提升起來。

李強說道:“目前已經到位置的改造裝置,有700臺,工廠方面說,每天可以多送來100臺。另外二次改造裝置,也有200臺到位置,不知道還要不要再加。”

“二次改造裝置不用再加了,以目前的改造者輸出速度,二次改造裝置,肯定供應得上。”張斌想了想說。他心中悄悄計算了一下,700臺改造裝置,每臺裝置每天可以將十位普通人變為改造者。加上這些裝置還在不斷增加,十天之內,應該能夠完成所有普通人到改造者的轉換。

這個速度,已經不慢了,但張斌卻不是很滿意,他說道:“催一催工廠那邊,讓他們可不可以提升一下改造裝置的生產速度。”

李強卻是苦笑道:“張斌,你不知道,現在幾大工廠,可都在集中力量,修建那幾艘大傢伙呢,而且地面地下,各方面都要用資源,只怕不好再加了。”

張斌卻是沉聲道:“我不管,你就告訴工廠方面,人手不夠,可以隨時將新來的普通人培訓後送過去,資源不夠,找鄭鈞。反正我需要每天的改造者裝置生產量,至少再增加五十臺。這些裝置,不是用一次就罷了的,以後我們還會迎來更多的人,現在多生產,也是為了以後減輕負擔。”

這個時候,他們走到了一個分岔路口,李強點點頭,往其中一個路口去了。張斌則登上了自動電梯,向著前方而去。

他的心中,卻是不由得感慨。他從未想過,有一天,他會從一個刀口舔血,在生死邊緣掙扎的神目者,變為如今這樣,手底下管著一大幫子人,絕不用擔心生命安全的官員。

世事的變化,還真是奇妙。

自動電梯滾出不遠就斷絕,張斌停了下來,推開面前一閃玻璃門,走了出去。

入目,是一片炫目的白芒,人造太陽,在地底的虛空中,靜靜揮灑著溫暖的光芒。即便自這顆人造太陽建好的那天起,他就時常見到它,可他還是經過了一秒鐘,才適應了正午時分的“日光”。

他此時,出現在一個高臺之上,兩邊是分別30級的樓梯。在高臺下面,是整齊的街道,和一棟棟各式各樣的建築物。

雖然受限制於空間的大小,摩天大樓的建造很不現實,但七八層的樓房還是隨處可見,再加上人造太陽的存在,讓這下面的環境,儘可能的和地面上一樣。在這裡,有專門負責天氣的部門,會在每天播報天氣預報之後,弄出相應的天氣。以目前的科技而言,風雨雷電,都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張斌走了下去,街道上秩序盡然,這是新餘杭基地的第一層,居住著餘杭最開始的十萬人口。每走出不遠,就能夠看到一個十字路口,孤零零豎立著一個電梯間。那是用來溝通地下二層和地下三層的。

在地下二層,居住著8萬新居民,而在地下三層,則居住著7萬新居民。新餘杭基地的三層居住區,都是按照20萬人口的小型城鎮的規模建造的。

“這樣的地方,才有一些生活區的樣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