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8部分

事也就不再提了。”

寇成點了點頭:“楊大哥,有關呂家的婚事,我也聽說過。那年,我爺爺還活著,他好像對我父親說過:‘狄王爺把臉面看得太重了,楊、呂兩家的孩子才十幾歲,提親不成也就罷了,為這點小事,又何必驚動八賢王?幸虧八賢王明白事理,沒加過問。如果八賢王插手,小事就鬧成大事了!’楊大哥,我當時還小,一聽一過,究竟是怎麼回事?”

“事過多年,涉及到狄王爺。狄龍、狄虎、狄鳳又都在軍營,不說了吧。”

龐悅興致盎然。一來,忠良大臣的內部事他從未聽說過,覺得新奇。二來,狄家的事也涉及狄鳳,使他關心。為此問道:“楊大哥現在就咱哥仨在場,你是不是防備我呀?”“龐兄弟,你又多疑了。”

“如果不防備我,你看,帳外淅淅瀝瀝大雨還沒停,正是咱哥仨閒談的好時機。你就把這事說說,省得我倆悶得慌。”

“好吧。其實,狄王爺提親那年,我才十三歲,並不知道這件事。我在鵝頭寺學藝時,我家副總管楊興常去看我,一住就是幾個月。楊興在我家地位很高,除了老總管楊洪,就屬他了。楊洪年近百歲,不太管事,楊府又缺少男主人,為此,對外的大小事皆由楊興辦理。有關呂家的婚事,也是楊興告訴我的。要說呢,一段娃娃親,不值一提。因為涉及到八賢王、狄王爺,所以我印象很深。乘今天下雨消閒,咱哥仨敘敘這段往事。”文廣喝了一口茶,講述起來。

原來,平西王狄青字漢臣,乃山西汾陽人氏。父親狄春,曾任太原總兵。姑母狄素梅,一十二歲應選入宮,由於才貌雙全,太宗皇帝將她調入南清宮服侍八賢王趙德芳。當時,趙德芳也就十五六歲,又於這個小宮女十分喜愛。又過了幾年,趙德芳的生母、宋太祖趙匡撤的皇后賀國母病危,狄素梅侍候得格外周到。賀國母臨終時,傳下遺詔:立狄素梅為八賢王的偏妃,並於當日成親。從此,狄素梅身價百倍。她不僅有才有貌,而且非常賢德。八賢王喜歡她,宮中人尊敬她,名次一升再升,直升到次妃。說巧也巧,就在八賢王的王后病逝第二年,狄妃生下個小王子,取名趙璧。這是趙德芳的獨生子。母以子貴,八賢王立刻奏本,請太宗皇帝晉封狄妃為王后,也就是南清宮的正宮娘娘。別看狄王后身居高位,她對自己要求得十分嚴格。除了教導少八王趙璧之外,既不問國事,又不為孃家人謀私利,深受朝野稱讚。貶眼二十多年,老八王趙德芳已死,少八不趙璧承襲王位。為了孝敬母親,趙璧傳旨,尋找狄家親人。幾經調查,狄後的長兄狄春也死了,侄兒狄青長大成材,並出落成頂天立地的豪傑。當時真宗在位,根據狄青的本領,又是皇親,立即加封他為“侯爵”。第二年,狄青掛帥征討西夏,為國家立下十大汗馬功勞,真宗皇帝加封他為“平西王”。當然,這僅僅是個“一輩王”,不能世襲。儘管如此,狄王爺也十分感激。他深深懂得,這是姑母狄娘娘和少八王的力量,為此,除了謝恩,還時常去南清宮請教。少八王趙璧也和父親一樣,是位賢王。他見表弟狄青榮登王位,當然高興。同時又說:“大宋的王爺不好當,你光有武功還不行,必須得有文才。我給你介紹一位老師,他就是我朝早期狀元,已經退隱的原翰林院大學士呂蒙正。呂老先生又十多歲了,當年教過我父親讀書,是位著名的老才子。你跟他讀書明理,才能更好的報效國家。”

“是。”狄青也明白:自幼練武,讀書太少。能跟老狀元學習文化,非常幸運。就這樣,他苦讀六年,增長許多文才。老狀元九十而終,狄青披麻戴孝,視若尊親。

呂蒙正有個最小的孫女,名叫呂瑩。十二歲就會作詩,生得聰明俊秀。呂家人揚言:這孩子非名門不嫁。狄青大包大攬:“我把她介紹給天波府,楊家將是頭等名門!”他以為:自己跟楊家厚交,呂家也是望族,這事一說就妥。誰料佘太君有令:楊家要武不要文,使狄王爺掃了面子,心中不滿。他找到表兄少八王,請趙璧為媒,再次提親。少八王是明白人,這種事不能強求,便駁回狄王爺,還以至親的口吻數落了他幾句。狄王爺不敢惹八王爺,在這件事上,對老楊家始終有些不滿。一晃過了九年,狄、楊兩家在別的事上都親密無間,唯獨在子女婚事上都緘口不談。

監軍龐悅聽了楊文廣的講述,不由哈哈大笑:“聽我老爹說,你們呼、楊,高、鄭、寇、狄幾家勝過手足。原來也有過節呀?”

寇成不滿:“這算什麼過節?小事一段!”

寇成說錯了!狄王爺是個死要面子的人。對楊府拒婚,始終耿耿於懷。到後來,節外生枝,還有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