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凇7⒓:筧蔥稅旖逃��窗斕惱�賈醒Э燒�6000名學生。學生多是窮人家孩子,免費;即對收費者,數目也微。陳存仁記憶中學校大禮堂比香港大會堂餐廳還大,上海第一屆參政會就在那兒召開。陳存仁認為,杜氏所受的教育得益於聽書,如《嶽傳》、《水滸傳》、《七俠五義》和《三國》之類,他的發跡也是由“桃園三結義”開始,因此杜月笙對劇藝界人士很照顧。有趣的是國民政府和蔣介石曾授予他“少將銜”,杜氏十分興奮,著軍服、佩證章拍了一張大照片,刊在《申報》和《新聞報》上。數年後上海演出滑稽戲《小山東到上海》,十分火暴。程笑亭演劇中浦東的“陶巡長”,穿一身警服與杜的戎裝照相似,說的一口浦東國語,極像杜月笙口吻,聽者無不捧腹。杜的門生覺得這是在影射杜先生,“要去搗亂一下”。杜月笙聽後瞪眼喝止:“大家浦東人,有飯大家吃。”並令人接洽要請程笑亭到他家演堂會。程一聽,嚇得面如土色。接洽的人說,杜先生保證不難為他。程笑亭無奈,只好去演,逗得杜氏笑個不止,“重賞而散”。杜月笙本窮人出身,暴富後對弱者比較關心,尤其是鰥寡孤獨。早年他給故土浦東地區的寡婦每人發一個“摺子”,憑摺可到他的賬房領月貼7元(兩擔米的價格),凡領折者去世,“還折”時還贈100元殮葬費。1931年長江大水,數百萬人無家可歸。杜氏自列名單,設宴六席,宴請上海富商募金。當場募集75000元,杜氏捐出25000元,湊足10萬。當時“仁濟慈堂”主席朱子瀾將軍請杜當董事,杜堅辭不就,只說“有事我都幫忙”。
杜月笙雖是“目不識丁”的粗人,但對文人很尊重,自己的名字由“月生”改為風雅的“月笙”(據說由章太炎改,筆者)。他禮賢下士,陳存仁初識杜時他家裡只有一個賬房先生,後來才有書記,還延攬精通文墨者到門下做秘書,“六君子”之一楊度即是。章士釗、章太炎等大文人都是他的座上客。
杜月笙的門徒有2000人,勢力大。舊上海的群體或個人間發生摩擦,只要請杜先生出面,“閒話一句”,天大的糾紛也能即刻擺平。陳存仁耳聞目睹多次。
當年的法租界當局,對居民處處高壓。水電由“法商水電公司”專利經營,剋扣職工,月薪只有8至10元。1929年,法租界水電廠工人*,垃圾工也響應。情急之下,法工董局派員請杜氏出面調停。杜有意“擺譜”,不肯。恰一法國郵船抵外灘,搬運工人又*。船上有一外交大員,也只能用救生艇上岸。外交大員申斥工董局頭目,工董局拜會吳鐵城市長,請吳出面調解;吳擔心調解不成有失身份,派員持市長名刺去見杜月笙。杜月笙這才打電話給法租界當局頭目,提出的條件是“所有人薪金一律要加一倍”。經一番討價還價,敲定加薪75%;但法商堅持*期間工人的工資不發。杜月笙當即拍板同意了。然後杜月笙具柬宴請水電、垃圾、碼頭三行業*領袖,宣佈談判結果。並慷慨解囊,說*期間工資法商不給,就由他包了。當大家對他表示感激時,杜月笙說:“我祝賀你們的勝利,也是中國人的勝利。”一連數月的工潮就此結束。“從此杜先生的威望,震撼全滬。”
陳存仁“另眼”看名人(7)
國民政府成立伊始,財政部長宋子文發行二五庫券。上海工商界所認數目,杜氏第一,佔總認銷數四分之一。宋子文字對杜月笙不屑,沒想到他氣魄如此之大,遂登門向杜致謝。鑑於當時國民政府收不到租界內洋人的香菸稅,宋子文請人傳話,希望杜先生幫忙。杜月笙也爽氣:“我是中國人,應該出力。”
數月後,一最大的外商菸草公司在浦東設廠,有8000名工人。這家公司根本不把民國政府放在眼裡,自築高牆,“自辦警衛,自設水電,不納地稅,不繳差餉。”國民政府無可奈何。忽一日,8000名工人宣佈*,廠方態度也極強硬,關門不理,心想工人生活無著,自然會很快復工的。果然,熬了一個月,工人頂不住了,紳商們請杜出面調解。杜月笙覺得時機還不到,同時要求廠方對工人除加薪外,還要廠工會打電報呈請財政部,要求“洋商香菸出租界一步,一定要納稅。”杜又透過關係要財政部下令車、船停運不完稅的洋菸。外商沒想到這事跟政治攪在一起,弄大了,急了,公司董事會推選華董請杜月笙調停。杜說:“工潮的事容易解決,如外國人不答應納稅,工潮就永遠弄不好。”洋廠商既內憂工人*,又外患全國禁銷,在僵持一個月後,“不得不完全答應了兩項條件”。杜月笙俠義之舉“當然為世人折服,於是聲名鵲起,名震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