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覺兒陪著劉二郎從屋後挖了巴掌大一小罐蚯蚓回來,八娘也跟在他們身後,打算從前門繞過,沿著竹籬牆邊上的小路,去屋後的河邊。剛好劉老伯也拎了茄子葫瓜,還有一大束黃豆梗,提著放著幾塊豆腐的竹籃子,慢悠悠的哼著小曲兒往回走。
又有村人路過,笑著和劉老伯打招呼:“劉老頭,家裡今日來貴客了?瞧把你樂和的。”
劉老伯樂呵呵點了點頭,招呼道:“家裡喝兩盅去?”
那路人自是辭了。
劉老伯這才看著四郎幾人手上拿著的魚杆笑問:“去後河裡釣魚去?二郎,一會兒帶幾位小哥兒早些回來吃飯。”
第十六章節 留下伏筆
四郎幾人點頭,八娘提著個竹蔞,脆生生應了聲:“哎,一會兒就回老伯。”
四郎幾人釣魚,八娘就與劉二郎說話:“劉二哥,你家有幾畝地?”
劉二郎一邊盯著用桔杆穿成的魚符看,一邊應道:“我家地不多,只有頭二十畝地。”
“那一畝地能收多少糧?夠一家人吃的麼?”
“一畝地,若是年成好,且伺候的精心,也能收個近一石麥子,現夏季種水稻,年成好的話,也能收上一石多些的稻穀,將就著夠吧,家裡人口少,就我爹我娘,我,還有兩個小侄子,總共就這五口人。我還做家木工活,補貼家用,再說我們莊戶人,蔬菜什麼的,都自己種著,日子還過得去。”
那狗蛋和鐵蛋的爹孃呢?
話到嘴邊,八娘沒問。因見劉二郎說到家人,臉上有些黯然。
八娘想了想,又問:“劉二哥就沒想著做點傢俱,拿城裡賣去?又或是,在城裡開個傢俱鋪子,咱大宋百姓的日子好過,買傢俱的人家應該不少吧?”
劉二郎聽她問這話,倒有些奇怪,心道這小娘子關心的事情不少,別人家城裡的小娘子,哪會關心一畝地收多少糧的事。就笑道:“從前也想過,不過我爹不讓呢,再說,我們鄉下人的手藝,城裡人哪裡看得上?我也就跟著我爹學了這些年,又沒別的師傅教過。再說,四里八鄉的莊戶們雖叫我幫著做些傢什,那也不過信任我老劉家父子的人品罷了,並非我劉二郎的手藝有多出色。我爹說了,做人得有點自知之明。”
八娘想了想,嘆了口氣,就以劉二郎這手藝,哪天裡她要是開了木器行,非得把這劉二郎請過去。不過如今也就想想,要想開木器行,她這路長著呢。不說本錢如今沒有,她只會畫圖,木器活雖能品鑑,自己卻是不會的,再說,若要開,她就要開個全大宋國最好的木器行,決不能叫人比下去。說到這個,好木料從哪裡來?國境內的名貴木材畢竟有限,好些名貴木材,產地根本不在中國。拋卻這個不談,她哪裡去尋滿意的漆匠和雕刻師傅去?
無奈搖頭,又想著今得得劉老伯祖孫們熱鬧招待,總得回報點人傢什麼,便又問劉二郎:“劉二哥,你家有紙和筆墨嗎?”
這個問題叫劉二郎有些為難,他雖說認得幾個字,可平常也用不上,狗蛋鐵蛋倒是在私塾裡讀書的,只是人家大戶人家的小娘子,能看得上那小娃兒用的破紙筆?
“有倒是有,不過是狗蛋和鐵蛋平常用的,也不知你能不能用。”劉二郎答道。
八娘一聽,能畫個圖就成,便小聲對劉二郎道:“劉二哥,反正你也不釣魚,我們在這看著無趣的很,不如回院裡,你找了紙筆,我給你畫個傢俱的圖,你看著能不能做,如何?”
劉二郎奇道:“八娘子也想找我訂個傢俱?你要做案几還是櫃子?只怕我的手藝不好,做出來的,你看不上呢。”
八娘也不解釋,只管催他回去,劉二郎無法,就同四郎五郎和覺兒告了聲罪,任他叔侄三人在那裡怡然自得,隨著八娘一道回了院。
一路上八娘一直在想,畫個什麼給劉二郎才好,至於這個畫稿,是讓劉二郎拿去出賣,還是他自己打出來賣成品?哪個收益更好?
後河離劉家的小院,也不過百十米遠,一會兒也就到了。等劉二郎入了屋,尋了狗蛋的筆墨,又取了兩張紙出來,八娘心中已選好了款式。
宋代傢俱造型淳樸纖透,與後來的明清時期,尤其是注重華美繁複的清式傢俱極是不同,當然,從另一方面而言,這也是因為唐朝時期,還是以席盤坐地為主,到了唐後期至北宋,高垂足的傢俱才有了一定規模的發展,如今的大宋國,雖非她前世那個時空的趙家王朝,可畢竟也是由唐五代十國發展而來,就算掌天下者變了,但文化的發展,歷史潮流的變遷,卻不會有太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