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人怨了她去?何況,她真是沒什麼壞人的本事。

寧芳一笑:“有愛才有恨,有目的才有失落……我又有什麼可怪你的?”

董鄂氏眨著眼睛,仔細地看著皇后,突然間覺得不可思異,原來——她笑了,很美,完全是女子的婉約與柔美:“是啊,原來……咳咳——,若 是早一日明白,臣妾也不會在宮裡連個說話的人都 沒有了。”

“……那也不一定。有時候,即便是心心相映,也不一定能成了朋友……成了朋友,也不一定就能守著到老……”

“……娘娘——不必為我憂心,我自己是知道自己的,左不過就這麼著了……我這一輩子,雖也有憾,卻也無悔,有皇上愛著,還有什麼是不能 舍的?……我也不怨,一切都是因果,算是我還了 博果爾的情……只盼著下輩子不欠無罪,能與皇上清清白白的開始,也就全了……”

寧芳不知還能說些什麼,只是跟著董鄂氏落淚。董鄂雖是信了命理,又何嘗不是最勇敢的人?愛了便不顧一切地投進這宅門,忍著所有人的謾罵 與怨責,承著愛人已有的深宅閨怨,受著幾世的談 資與臆霪……苦與樂,從來都那麼分明又這般相依……你要獲取,就必須承受……

“我——能幫你什麼?”

董鄂氏上前拉了寧芳的手:“我沒什麼想求的了,女人這輩子能有的,我都有了……唯一——有些掛心的……就是六格格。我若去了,怕是皇上 也顧不上她,請娘娘請了太后把六格格送回她額娘 那去……小孩子,還是跟著親額孃的好。”

寧芳開始明白自己為何一直不討厭這個董鄂氏了:她是個知分寸的女子,又是敢愛的女子,更重要的是,明白得與失間的取捨。雖然前世裡那些 電視上、世俗裡、人情間早已看不慣這種所謂的“ 善良”女人,可就因為這種溫善是稀缺的,才不能引起人心的認同。寧芳寧願相信,這份可得可失 的溫善是能夠在私下裡於每個人心間留有共鳴的……

八月十九日,寵冠今朝的皇貴妃董鄂氏薨,上輟朝五日。

宮裡各式傳言、真史交相往匯,令寧芳都有些不辯真假。

據皇上口諭,董鄂氏死時“言動不亂,端坐呼佛號,噓氣而死。薨後數日,顏貌安整,儼如平時”。

八月二十一日,皇上諭禮部:“皇貴妃董鄂氏於八月十九日薨逝,奉聖母皇太后諭旨:‘皇貴妃佐理內政有年,淑德彰聞,宮闈式化。倏爾薨逝 ,予心深為痛悼,宜追封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 承慈諭,特用追封,加之諡號,諡曰‘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其應行典禮,爾部詳 察,速議具奏。”太后未有異義。

在禮臣們擬議諡號時,“先擬四字,不允。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猶以無‘天’‘聖'二字為歉”。

命令上至親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婦齊集哭臨,不哀者議處,幸虧皇太后”力解乃已“。

欲將太監、宮女30名悉行賜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後被勸阻。

八月二十七日,董鄂妃的梓宮從皇宮奉移到景山觀德殿暫安,抬梓宮的竟都是滿洲八旗二、三品大臣。(這在有清一代,不僅皇貴妃喪事中絕無 僅有,就是皇帝、皇后喪事中也未見過)

董鄂氏的梓宮移到景山以後,皇上為她舉辦了大規模的水陸道場,有108名僧人誦經。

清制中平時皇帝批奏章用硃筆,遇有國喪改用藍筆,過27天后,再用硃筆。而董鄂妃之喪,皇上用藍筆批奏章,從八月到十二月,竟長達4個月之久。

皇上還親自動筆,飽含深情地撰寫了《孝獻皇后行狀》,以大量具體例項,展現了董鄂氏的美言、嘉行、賢德,洋洋達四千言,內容十分豐富。

……

紫禁城內吹吹打打,誦經之聲直入耳畔。

慈寧宮中皆能聽見那耳靡之音。

“格格,這——合適嗎?”

“……哎,算了,就讓他鬧吧。也不過就是這麼一場,算是合了他的心意去。若是不讓他如此,怕不知還要鬧成什麼樣子。福臨那孩子你還不知 ?越是不讓他這般他越是這般。哎,哀家就這麼個 兒子,如今他也確是傷痛了,就由著他宣洩吧。有什麼事哀家來揹著,也不能不讓他痛快了。”

蘇茉兒也知那些打著太后的名義下發的恩旨皇上可是一聲招呼也沒向太后透過。可如今太后一字不提,心心念唸的還不是皇上的傷痛?皇上啊, 何時才能懂了太后的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