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部分

術,讓中國的大量技術,被用文字記載下來。從而,技術積累速度,領先與世界其他國家。

而到了大航海時代後,紙張、印刷已經在中東、歐洲逐步普及,中國文明的獨有的技術積累優勢,便逐漸的失去了。

但是不要緊——絕大多數的技術創新,其實是一線普通勞動者,智慧火花偶爾燃燒時,湧現的靈感。只要這些靈感,能夠被多記錄下來一些,技術發展的速度,就無需擔心。所以,天津特區採用的方略是給勞動者進行文化掃盲,讓更多勞動者掌握文字這種工具,自然而然的能夠加快科技的發展速度。(未完待續。)

第二六六章 鑽床、鋸床(求訂閱!)

視察了農場後,肖圖白又來到鹹水沽,為即將開始公開招生的天津工科院進行鼓勵。天津工科院選址在鹹水沽,因為宋應星奉行“天工之道”,認為工科研究,應該在產業發展服務。

鹹水沽已然是天津特區的工業中心,裡面石油化工、紡織加工、鋼鐵冶煉、軍火製造、玻璃生產、工程機械製造,等等一系列技術先進的大型工廠。毫無疑問,這些工廠的存在,更有利於天津工科院實踐“天工之道”。

在天津工科院還未正式開學之前,宋應星已經召集了一大批自然科學和工程機械的愛好者,率先組建了一個個的研究專案團隊。

工科院的籌備順序是——先是召集學術人才,學術人才選擇感興趣的研究專案。根據研究專案立項,召集更多的研究人手。之後,研究有了一系列的成果,並且自圓其說後,根據其學說,創立一門專門的課程。某個學說研究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具備影響力,便將其專門提升為一個學科。而一個學科不斷的壯大,則可以擴大為某個系——物理系、化學系、機械系、數學系、哲學系……

總之,建立一個學院,也是順序漸進的過程。並不是是肖圖白他拍板,說要建立物理系就建立物理系,說要建化學系就建化學系。

科學研究,和其他的專案一樣,首先要人人們感興趣,自發的研究一個專案。這個專案探索過程中,發現了一堆能夠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以及提升人們對於宇宙規律認識的奧秘後,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系列的學說、科目。

而執政者,硬是要拍班子設立某個學科,按著這個科目的目錄,去找相關的人才,未必能夠找到真正的熱愛這門學科的人,最大的可能是,找到一堆庸才。甚至是連庸才也不如的廢材。

用這些並不是真正熱愛一門學術的人。去研究這門學術,能有多少工作熱情,以及能研究出多少成果,都是非常值得懷疑的。

這就等於是僱主出錢。僱傭一批僱工從事某一項工作。僱傭的人從事的未必是自己熱愛的事業。自然是能偷懶就偷懶,能耍滑就耍滑。

若是一些學者,真正痴迷、熱愛一個專案。在沒有人支援的情況下,他們已經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用於某個專案的研究。長期的研究,甚至出了一些成果。這時候,他們已然熱愛自己的研究,將之視為人生的事業。

投資這一批理想主義者,支援他們的事業,顯然是更容易出成果的。因為,理想主義者,是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而努力,並非是為了僱主佈置任務而工作。

宋應星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而且是一個非常擁有研究能力和發明改進能力的超級大牛人。對於各種科學原理和機器的認識,已經是大明王朝第一人。也許,一些能工巧匠,能夠在自己專業的領域,超過宋應星。

但是,宋應星對於大多數的機器,都是非常感興趣,更琢磨出很多機器生產過程中的原理。宋應星知道的大明先進機器種類,超過數百種以上。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些在17世紀屬於較為先進的機床。

在宋應星來到天津後,肖圖白允許宋應星探訪天津所有的工廠,包括了較為機密的“天津軍器局”。

天津軍器局,可能是天津保密程度最高的工廠。裡面基本上,是被士兵把守,進出隔絕。廠內的工人,未經允許,只能在廠內工作、生活,而廠外的物資、原料運輸到廠內,也是由軍隊負責。

整個天津軍器局面積6平方公里,裡面生活了1。3萬人,包括了軍器局工匠家屬在內。裡面有政府機構、有醫院、有學校、有娛樂場所。外面有的,裡面都有。甚至,裡面的生活條件,還超過其他的城區。但是,這是一個高度保密的單位,天津大多數的官民,甚至是普通的軍人,也未必能被允許進出天津軍械局。

宋應星進了軍械局後,與裡面的工匠師傅們,認證的研究了生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