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的工藝先進、生產力發達。一名普通的紡織工,一年的勞作,將產品出口海外,就可以給我們賺回300石大米的利潤。而300石大米能夠養活100口人!
大明有多少饑民?我估計有三千萬人。按照我們的勞動效率,一個人生產出來的布匹,出口到外國能夠換100人食用的糧食。那麼養活3000萬人口,需要擁有30萬名紡織工人即可!
你看,這筆生意是不是很划算。我們如果擁有30萬名工人,創造的財富,就能夠養活3000萬人。而那些外國人生產這些糧食,至少要付出五六百萬人的勞動!一名大明的工人的勞動成果,可以換外國20名農民的勞動成果,就這是我們大明生產力先進的表現。。。。。。。
本官希望你們在今後,進一步發展先進的生產力、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現在我們一個人的勞動成果,能夠換外國20名農民的生產成果。今後,效率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從20倍,變成30倍、50倍!
並且大力將我們先進產品,出口到國外。利用兩國生產力的差異,賺取更多的財富和糧食,用以養活我大明的饑民。。。。。。。。”
在肖圖白講話之後,公司的總經理李慎之又代表工人,請求提升公司的薪水。理由是,隨著產品出口海外,公司的利潤水漲船高,可以給一線勞動的工人支付更高的酬勞。
肖圖白當場表示同意,紡織公司的員工基本工資提高到了2兩銀子。接著,肖圖白表示,將來隨著公司生產力的發展,人均效益的提升,工人的工資待遇只會越來越高。場中歡聲雷動,整個紡織公司的員工,被這一喜訊充滿。…;
之後,肖圖白繼續給天津市舶司、天津漁業食品公司拜年。天津市舶司的官吏向肖圖白表示,在新的一年中,將會努力提高市舶司的服務態度,用優質的服務,吸引海內外的商人前來貿易,市舶司的在新的一年中,努力實現商品進出口總額超過2000萬兩,關稅收入超過200萬兩的宏偉計劃。
而天津漁業食品公司的管理層表示,新的一年中將會主抓生產,積極從海洋中獲得更多的食物,以用以彌補國家的糧食缺口。與此同時,進一步鼓勵漁民的捕魚積極性。爭取今年的天津海洋捕撈規模將會翻倍!
肖圖白走訪了一圈之後,回到了葛沽軍營中過年。
葛沽軍營,在過年時期,2000名官兵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而留在軍營中的只有1000名官兵,以及500名文工團女兵。
在過年中,文工團女兵用喜慶的文藝表演,讓軍營充滿了歡聲笑語。留守的官兵們,紛紛是在歡快的氣氛中過年。
肖圖白問士兵們大過年的,想不想家,想不想家人?
留守士兵們紛紛表示:“回不回家過年都一樣,軍營就像一個大家庭,裡面充滿了關愛和溫暖。”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
第二十八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
崇禎九年新年過後,工部傳來訊息,去年研發的“崇禎8型”鳥銃,已經開始量產,每月可以生產500支。
“崇禎8型”鳥銃效能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士兵裝備這種鳥銃,射程、精度,都不遜色葡萄牙產的同類火銃,而在槍管壽命方面,甚至比葡萄牙的火銃更耐用。
“蓬!”
一道白煙騰起,軍營中數一數二的肖白浪熟練的持槍,射向50米外的靶子。
“命中靶心,木靶被射穿!”
遠處數名士兵,將木靶帶回場中。肖圖白、肖白浪、王啟年、張瑜諸人,略微的點了點頭。
“換上穿雙層棉甲的肥豬!”肖圖白說道。
棉甲是明朝中後期的制式裝備之一,一套普通的棉甲大約7斤重,棉甲的工藝類似於帆布,皆是將布料加工的很厚很粗,因此能夠防箭、防彈。
而滿清在與明軍交戰中,俘獲大量的會製造棉甲的工匠,並在明軍棉甲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滿清的棉甲重量達到十多斤以上,防禦效能超過了明軍制式棉甲。可以說,15斤重的雙層棉甲的防禦效能,大約可以與30斤重的鐵甲相當。
在戰場中,滿清韃子騎兵套上雙層棉甲,普通的弓、弩、火銃,皆很難射穿。憑著這種防護力,使得滿清的八旗兵,敢於在戰場中橫衝直撞。
被套上了棉甲的肥豬,被綁在操場中的木樁邊,不斷哼哼!
眾人皆盯著肖白浪手中的火銃。只見肖白浪行雲流水一般的動作,清理槍管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