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章 第16集《妙法蓮華經》

己三、廣舉曾見以答分三

文殊菩薩應大眾的要求,在佛陀入定、沒辦法說法的情況之下,勉為其難地來回答這個光明跟瑞相的因緣。前面兩段的回答都是簡略的回答:一個是從他個人所知道的,如理思惟來回答;一個是從他的經驗傳承來回答。這以下就廣泛地根據自己的經驗傳承、自己過去所見聞的事蹟來加以回答。這個地方有三段。

庚一、引一佛同

先看第一個,“引一佛同”,就是過去某一尊佛有同樣的事情出現。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只劫,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盤。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這以下是文殊菩薩根據自己的經驗傳承作廣泛的回答。他就舉一個例子,說,善男子!正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只劫(這個無量無邊阿僧只,都是印度很大很大的數目),就是有很久很久的這麼一個劫數。

古德說,這一段文殊菩薩為什麼舉這尊佛來回答呢?因為這一尊佛的出世有四種殊勝:

第一個,時間殊勝。就是這個時間非常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只劫。時間久遠為什麼殊勝呢?因為佛陀的傳承表示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如此。他如果舉太近的傳承,恐怕沒有信服力,所以就拉到一個非常遠的傳承,就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阿僧只這一個劫數。它這個時間夠長,所以殊勝。

第二個,佛德殊勝。這個佛陀的功德,十種德號殊勝。我們看,這麼久的時間,有什麼事情呢?有佛出世,這個佛叫做日月燈明如來。“日月燈明如來”,這佛陀心中有光明,就表示這個意思。

因為如來的這十種德號表示佛陀十種功德,所以我們要簡略地解釋一下。

佛陀第一個德號叫做如來。我們瞭解佛陀,首先要知道他是怎麼來的,這個是佛教最基本的因緣觀。佛法的意思,你要知道這個人會有什麼結果,你要知道他是怎麼來的。

凡夫當然是從生死業力而來,業力裡面有罪業、有善業。如果你是從罪業而來,那你今生就很痛苦;你如果是從善業而來,你就很快樂;如果兩個都有,那就苦樂參半。凡夫是從業力而來。

那麼佛陀是怎麼來的呢?說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佛陀是從如實之道來的。所以佛陀是從清淨法身,依止他的大悲願力來到世間的。佛陀可不是業力,佛陀叫做示現。這第一個,先談談佛陀是怎麼來的。叫如來,是從如實之道、依止大悲願力而來到世間的。所以佛陀其實可以不用來的。

第二個,應供。應供這個德號跟阿羅漢是相似,阿羅漢也是無生、殺賊、應供。一般來說,只要這個人修行斷惑證真,轉凡成聖,變成一個聖者,他就可以做眾生的福田。就是說,你對他佈施,你對他施捨,這個田會產生廣大的功德,叫福田。當然,阿羅漢的福田就比較小了,不能跟佛陀比。阿羅漢只是人天的福田,佛陀是九法界的福田。因為佛陀在住持三寶中代表佛寶;阿羅漢頂多代表僧寶。

第三個,是正遍知。正遍知指的是智慧。正就是如理智,見真諦理;遍是如量智,見的是俗諦理。所以佛陀兩個智慧都具足,叫中道的智慧。簡別他不是凡夫的著有,也不是二乘的偏空。正遍知是中道的智慧。

第四個,明行足。前面的正遍知,簡別凡夫二乘;明行足,是簡別菩薩。這個明就是智慧具足,行就是福德具足,所以佛陀是福慧具足。簡別不是權教菩薩。智增上菩薩偏智慧,悲增上菩薩偏修福德,所以兩個都不具足。但是佛陀是兩個都具足。

第五個,善逝。前面的如來,是知道佛陀怎麼來的,這以下是佛陀死了以後他到哪裡去了。凡夫是從業力而來,又隨業力而去。當然,來的時候可能是罪業,他走的時候可能是善業。那麼佛陀是怎麼去的呢?《大智度論》上說,於諸三昧,無量大智慧中去。佛陀往生的時候,是到了一種真如三昧的大智慧的光明中去,也就是佛陀入了大般涅盤。就是,佛陀死了以後去哪兒呢?就是諸三昧無量大智慧中去,就善逝。佛陀來的時候叫如來,佛陀走的時候叫善逝。

第六,世間解。佛陀的智慧,能夠善知一切染淨諸法的因果差別相,這是佛陀不共菩薩的地方。其實,根本智易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