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四季度經營成果及業務比例對比表
專案2007年四季度2006年同期增長率
淨利潤…8�54億美元5�63億美元…251�69%
每股收益…6�90美元4美元…272�5%
抵押資產證券化業務收益…3�79億美元24億美元…115�79%
由圖3…1可以看出,固定收益業務是貝爾斯登的金牛業務,但是次貸危機爆發後,它的業績直線下降,至2007年底達到谷底。而其他業務仍然保持之前的水平或者波動幅度不大。
圖3…1貝爾斯登各季度各項業務稅前收入(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根據貝爾斯登年報整理。月份為季報截至的時間。
伴隨這一系列事件,貝爾斯登股價大幅下挫。2008年3月10日,美國股市開始流傳貝爾斯登可能出現了流動性危機的訊息。一些美國固定收益和股票交易員開始將現金從貝爾斯登那裡提出,害怕如果貝爾斯登申請破產,自己的結算資金將會被凍結。而且禍不單行,美國的幾家媒體刊登了貝爾斯登有可能陷入流動性危機的傳聞,讓貝爾斯登的客戶與交易對家對其履約能力產生了懷疑。在那樣一個危機四伏的敏感時期,這種傳聞的破壞性可想而知。理所當然的,貝爾斯登發生了擠兌,恐慌不斷蔓延,現金像溪水一樣流出,止也止不住。受流動性危機的影響,貝爾斯登的股價變化極大(見圖3…2)。自貝爾斯登宣佈流動性危機後,股價一落千丈,至摩根大通宣佈以2�362億美元的超低價收購該公司時,公司股價達到最低點,之後股價有所回升,但是升幅不大,與流動性危機之前相比已是望塵莫及。
圖3…2流動性危機對貝爾斯登股價的影響
資料來源:雅虎財經。
隨著大量資金不斷流出,貝爾斯登變得束手無策。到3月14日,對沖基金的大批離場終於抽乾了貝爾斯登的最後一滴血,170億美金被抽出。就是因為這170億美元的抽離,使傳言變成了現實:貝爾斯登真的出現了流動性危機。貝爾斯登此時如同一個奄奄一息但是五臟俱全的巨人,如果它供血充足並且血脈通暢的話,他還可以活下來並活得很好。但是在金融界,沒有“如果”,與之同步的就是其在紐約掛牌的股票上演高臺跳水。
事實上,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只是表象,摩根大通扮演的是聽命於美聯儲的拯救者角色。拯救貝爾斯登幾乎花不了摩根大通什麼錢,美聯儲同意提供300億美元用於購買貝爾斯登庫存的債券,因此摩根大通的資產負債表不會面臨任何風險。美聯儲之所以會出資挽救貝爾斯登是因為,貝爾斯登在美國債券市場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因為流動性枯竭而倒閉的話,美國債券市場將會受到巨大沖擊,大批中小型交易商將會由於無法清算而不能正常執行,上百萬投資者的資金也將會因無法清算而處於凍結狀態,從而導致市場無法正常運作。如果貝爾斯登破產清算,將會引起美國金融市場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但是,美聯儲幫助貝爾斯登加速出售給摩根大通,雖然撲滅了眼前的小火,卻可能留下火種,促使泡沫的進一步擴張,可能會引發更大災難。本小節根據新浪財經、網易財經、和訊財經、金融界等網站的報道整理。
5�受到重創的銀行業航母們
………………………………………
花旗損失創紀錄,大規模裁員
受次貸危機的影響,美國第一大銀行花旗集團2007年第三季度資產減記65億美元,盈利同比大跌57%(集團當季抵押貸款債券業務損失15�6億美元)。2007年第四季度,該公司遭遇了1998年以來的首個季度虧損,虧損達98�3億美元,合每股虧損1�99美元,而上年同期淨收益51�3億美元,合每股收益1�03美元(見表3…2)。受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問題的困擾,第四季度發生高達181億美元左右的稅前減記額及信貸成本;其消費貸款組合的信貸虧損增加41億美元;季度股息減少41%,由原來的54美分削減至32美分,並準備剝離旗下的非核心資產及業務;公司還發生了與裁員4200人有關的開支花旗第四季度虧損98�3億美元�新浪財經�。至2008年4月,花旗為節約開支已經宣佈裁員1�7萬人,約佔員工總數的5�7%。 。。
第三章 次貸衝擊波(5)
表3…2花旗集團2007年第四季度收益與上年同期比較
專案2007年第四季度2006年同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