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著作,或詩詞,或選集,或語錄,一字一句,一絲不苟,猶如雨露春風,點點滴滴,絲絲縷縷,進入心田。每當這個時候,他的心裡乾淨極了,一塵不染,超凡脫俗,像是誦讀《聖經》。
他覺得這個人太偉大了,這個人把人世間的什麼事情都看明白了,國計民生,打仗寫詩,工業農業,衣食住行,全都高屋建瓴,糞土當年萬戶侯,偉哉壯哉!就是從毛澤東先生的身上,他開始瞭解了共產黨,共產黨有這樣的人當領袖,那還有搞不好的嗎?也就是從這個人的身上,他開始對新政權、新中國刮目相看了。他相信這位偉人的話:“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裡,中國就將如太陽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盪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汙泥濁水,治好戰爭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
從《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一文中,他搞清楚自己是誰了,自己本來是小資產階級的一員,小商業家庭出身,但是後來又參加了國軍,就成了反動派了。認識到這一點,他就開始改造,他甚至學習過《關於糾正黨內錯誤思想》。
四面八方 第六章(9)
在鄭霍山研讀的毛澤東的著作中,最讓他五體投地的還是《矛盾論》和《實踐論》。毛澤東的關於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論述,尤其是關於辯證法的學說,關於一分為二的學說,關於內因可以轉化為外因、外因也可以轉化為內因,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的論述,讓鄭霍山感到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夜深人靜回憶這一年多來的經歷的時候,他對辯證法的理解就更加透徹了。想當初他對汪亦適動員他起義持曖昧態度,最終導致他被俘,繼而又導致他以歷史和現行雙料反革命的身份身陷囹圄,這從表面上看是壞事。可是,如果沒有這個經歷,他怎麼會有自我反省的機會,怎麼會有讀到毛主席著作的機會,即便有這個機會,又怎麼會有如此刻骨銘心的感受和融會貫通的體會?
心中有了追求,鄭霍山的日子就不那麼難受了。他現在再也不會因為監獄裡的茅房骯髒不堪難以下腳而同管教幹部大吵大鬧了。茅房骯髒不要緊,他可以克服,還可以親自動手打掃。他利用勞動間隙時間,主動打掃廁所。他再也不會因為伙食油水太少而在伙房大發牢騷了。伙食太差,是因為物資短缺,他主動向管教幹部提出,應該增加飼養豬羊,一部分用來改善監獄的生活,一部分提供給皖西黨政機關。後來朝鮮戰場傳來訊息,志願軍吃不飽,鄭霍山又幹脆提議,在監獄裡開辦食品廠、罐頭廠,把勞教犯的勞動成果做成成品,運往朝鮮。鄭霍山不光是積極地提建議,更是不辭辛苦地承攬了很多義務勞動。
鄭霍山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並沒有想到這樣會改變他的命運,因此他的勞動就是死心塌地的,不是瞻前顧後的。
三十里鋪勞教農場的管教幹部和領導驚異於鄭霍山的突如其來的暴風驟雨般的來歷不明的變化,缺乏思想準備。後來經過調查,發現這夥計居然寫了幾本學習毛主席著作的心得體會,字字句句,實實在在。靈魂深處鬧革命,對自己一點都不留情,剖析了自己家庭的剝削本質,個人的人上人的腐朽觀念,解放初對新政權和共產黨的糊塗認識,破壞新政權發牢騷散佈謠言的犯罪事實,無不清清楚楚記錄在案。
三十里鋪勞教農場的領導被感動了。說實話,他們不得不承認,這個勞教犯的革命的徹底性,襟懷坦白義無反顧的精神,刨根問底解剖靈魂深處陰暗動機的勇氣,是他們中很多人都不具備的。
真正的革命者是無所畏懼的。
這話是誰說的?不知道。然而在50年代初,三十里鋪勞教農場的領導就是這麼評價79號勞教犯鄭霍山的。
自從舒氏二姐妹來探視之後,鄭霍山除了學習毛主席著作之外,手裡又多了一本讀物,是舒雲展暗中交給他的一本《經絡探微》。
鄭霍山對中醫本來是排斥的,他曾一度認為中醫是故弄玄虛、裝神弄鬼,但因為這本書是從舒雲展的手裡轉來的,感覺就不一樣。他不在乎書的內容,他在乎的是舒雲展留在書裡的氣息。他太渴望女人了,即便是關在牢裡,也擋不住他思春,那種慾望甚至更加強烈。他不是一個愛情至上主義者,過去他愛上舒雲舒,絲毫不掩飾他對那具漂亮身體的感官需求,在他的心目中,那是一連串的人體器官的組合,嬌嫩的嘴唇、堅挺的乳房、鮮豔的乳頭、平滑的腹部、修長勻稱的雙腿……
四面八方 第六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