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道:“我只是想試試你家劍章的威力。至於我為什麼知道你家的劍章,嘿嘿!人只要活的足夠久,什麼東西自然而然就會知道。”
獨孤焱知道他不會說,所以也不再問。
老者道:“你一定以為他依照你家的劍理,創練了的劍術很厲害。只可惜他不行,半月前,他奉父命,跑到江南去殺你,途遇蘇朝天,竟被一刀剁了腦袋,這與你孰強孰弱,豈不一目瞭然?”
獨孤焱點點頭。他曾與蘇朝天交手數次,皆是稍占上風。
老者道:“你現在還知不知道獨孤氏為何能橫行江湖數百年啊?”
獨孤焱搖頭。
老者道:“這個世界上的人分很多種,但總體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為情辦事的人,一類則是為利辦事的人,為情辦事的人偶爾也會為利辦事,為利辦事的人偶爾也會為情辦事。”
獨孤焱不是很懂,但很快他便明白過來,於是點了點頭。
老者接著道:“你家祖輩,多是為情辦事的人,所以天不亡獨孤氏,你家代代都有天賦異稟的人才。直到你的父親求皇,你永遠也成不了像你父親那樣的人。”
獨孤焱道:“家父是什麼樣的人?”
老者道:“他是一個既不為情辦事,也不為利辦事的人。”
獨孤焱聽了這話,倒有些糊塗,這與老者先前所言極為矛盾。
老者道:“求皇是一個只為劍辦事的人,所以才能僅憑著一人之力,對抗東西兩大教派。”
獨孤焱道:“那我為父報仇,到底是對是錯?殺我父親的人又到底是誰?”
老者笑了笑,道:“有仇不報非君子,仇也是情的一種,只是凡事不必太過執著,能報就報,報不了就不報,萬事順其自然,便猶如那江河之水,自古以來便是由西向東,你若要它由東往西,卻是萬萬不能。”
獨孤焱道:“殺我父親的仇人到底是誰?我的仇究竟能不能報得了?”
老者搖頭嘆息道:“事有出頭日,你問我,我也不會告訴你。如今求皇已死,只怕用不了多久,東西兩教,就會攜門人弟子,入侵中原武林,到那時血雨腥風,搞不好連皇帝老子都得動一動。你只需做你該做的事,事情總會有好的那一天。
“你雖為三惡,所殺之人卻多半該死,偶有枉死,那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誰還沒做過幾件虧心的事!就連神仙也不過如此……”
老者說著轉過身去,背對著獨孤焱道:“我不說了,你該珍惜的人來了,切記萬事不可強求。另外我再送你三句話,這第一句便是:‘三惡聚,風雲變。’第二句:‘亂世起,驚鴻現。’還有一句話,是當你想不開的時候,要去考慮的,請你記著,這個世界上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所有的失敗,歸根結底就只有四個字:‘生不逢時’。”
獨孤焱不等老者消失,追問道:“那不成了怨天尤人了嗎?”
老者嘿嘿一笑,沒有答覆。
他就如白雲一樣消散,獨孤焱追過去,站在他剛剛站過的崖壁上,這裡與別的地方沒什麼不同,他只是更高一點,看的更遠一點。
獨孤焱回想著老者最後的一句話。
“生不逢時”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不知埋葬了多少英雄。這不禁讓他想起西楚霸王項羽,那一首垓下歌,道盡了多少心酸: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獨孤焱反覆的吟誦著,心裡在想:“倘若項羽生在沛縣,那他是否也會在烏江邊上自刎?他一生最大的願望,便是向秦人復仇,他其實成功了,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做皇帝……他只不過是一個春秋時期的人,不巧生在了戰國……呵呵!那我呢?我的仇恨呢?我該向誰去復仇?我的仇家又會是誰?”
他哀婉著,嘆息著……
遠處的山路上來了一人一馬,馬是白色的馬,高頭駿馬,人是漂亮的人,一身孝,像雪一樣的白淨,白淨的面頰,她的心也像她的臉一樣“白淨”。
獨孤焱當然還記得她是誰,他沒有和她打招呼,更沒有站在崖壁上等她。
他轉過身,向著山的脊揹走去,遠遠的半山腰上有一座木屋。平坦的院落,周圍用松枝圍著,這裡像是獵戶的居所,又像是賢者的隱處。
兩扇不足半人高的小木門,木門敞開著,房門也敞開著。
從前,他和他的家人就住在這裡,有父親、有母親、有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