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出去後,和她對了幾刀,她的刀竟然安然無損,我大感驚訝,對她的刀很是好奇,後來我看到她刀刃上的印鑑,‘上善若水’四個篆字,絕對是鳳凰雌刀。”李丹笑道,“那個傳說是真的,今天我的鳳凰刀無故自鳴了,當時我就想,難道那個刺客手裡拿的也是鳳凰刀?結果還真是如此。”
“你的刀無故自鳴,她的刀也一樣。”雅璇抿嘴輕笑,“這麼說,她也看到了你的刀,這樣一來,她會想方設法奪你的刀,也就是說,她一定還會回來。”
“鳳凰雌刀、鳳凰雌璧……”江南難以置信地搖搖頭,“假如她身上那塊玉璧是真的,那麼兩件傳世奇寶都在她一個人身上,這意味著什麼?”
“她不是刺客。”雅璇脫口而出。
“她的確不是刺客。”李丹沉吟良久,緩緩說道,“普通刺客怎麼會擁有鳳凰刀?怎麼會有鳳凰璧這等貴重飾物?”
“這麼說,鴻烈……”雅璇挽住李丹的手臂,擔憂地說道,“他們對你勢在必得了。”
“我也正要找她。”李丹眼裡忽然流露出幾分憂鬱,隱約還摻雜著一絲期待,“我要知道那塊玉璧是不是鳳凰璧,假如是真的,她或許能幫我找到一個人。”
“誰?”雅璇好奇地問道。
“小時候的一個朋友。”
“你想想辦法,早點把她誘進來抓住。”江南說道,“下次無論如何不能失手了,這個人對我們長安之行至關重要。”
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葉黃 第六節
大周天河六年,十二月。
一路行來,那個神秘的刺客再沒出現。李丹想了很多辦法,甚至多次帶人先行探路,不惜以身做餌,但均一無所獲。江南和雅璇安慰他,既然對方決心要刺殺,那麼遲早會出現,或許下手的地方就在長安。李丹置若罔聞,每晚設伏,鍥而不捨,尤其過了黃河後,更是派遣李徵、項雲等人四下探尋。
這期間,李丹和江南、雅璇就長安之行,反覆商議取勝之策,唯恐在那個細節上出現錯誤,導致功虧一簣。為了瞭解自己的僚佐,他還找了個藉口,請李徵把府內所有僚佐的姓名和相關事宜詳細寫了出來。
按照周制,凡授開府儀同三司者,又加驃騎大將軍、侍中,其府內僚佐眾多,計有長史、司馬、司隸、中郎、掾屬和列曹參軍。這些人都是李丹徵辟而來,很多都是他的親朋故舊,其中職務最低的參軍事都是四命官僚,他們對李丹的忠誠和個人才能的高低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李丹的決策。
這些年李丹頻繁出沒於大漠,做的事都很機密,因此無暇過問府內的事,也不和府內僚佐談及機密,這使得他和僚佐之間產生了很大的隔閡。此次出使突厥,李丹只是隨行大臣之一,所以他只帶了李徵和十幾個侍衛。當李徵聽到李丹的要求,以為他回到長安後要調整府內僚佐,對李丹的信任感激涕零,非常盡心,不辭辛苦寫了厚厚一卷,箇中資料甚至詳細到了僚佐的私人財產和複雜的人脈關係。
李丹仔細閱讀後,對李徵大加讚賞,特意向江南要了三十匹絹帛,賞給了這位侍衛統領,並請他再想想可有什麼遺漏,想到什麼就立即告訴自己。李丹看他略顯不安,馬上承諾,絕對為他信守秘密,還許諾回長安後給他升官。李徵隨即把府內很多秘密說了出來,其中不乏一些從事掾屬狼狽為奸、貪贓枉法的事。
李丹注意到他說到府內長史趙松的時候,言辭閃爍,好象對他很是畏懼。趙松是楚國公趙貴的侄子,當年趙貴和宇文護爭權,被宇文護殺了,全家盡誅,趙貴的親族受到連累,全部被趕出了朝堂。趙貴和李弼、獨孤信都是兒女親家,近年來隨著朝堂形勢的變化,李家和獨孤家後人遂乘機為趙家說情,於是趙家的後人開始慢慢復起。趙松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李家的老大李曜推薦到了敦煌,成為李丹手下第一僚佐。
李丹馬上追問,這些事,趙松是不知道,還是故意瞞著我?李徵支吾了半天,說你和他情同兄弟,對他極其信任,把府內所有的事都交給了他,他大權在握,生殺予奪,誰敢說個不字?接著又說自己官職卑微,很多事道聽途說,具體情況一無所知,把前面說過的話又否決了。李丹不再為難他,又賞了他十匹絹帛。
江南對此事頗為關心。李丹的秘密太多,很多事絕對不能洩漏,所以府內的僚佐選擇很重要,她建議先觀察觀察,暫時不要動,等到長安的事解決之後再全部換成自己人。
=
大雪茫茫之中,昭武攝政王率領的龐大使團到達大周國的秦州。秦州總管宇文招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