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專案規劃之用。
蘇霍伊設計局計劃在三年之後實現第五代戰鬥機的首飛,可這需要大約一百億美元的研發資金,該局表示將自己將會籌措五十億美元,這意味著未來兩年內,他們至少要銷售一百二十架蘇…27系列飛機。
即使按照西方的標準,蘇…27系列也是第三代戰鬥機中的佼佼者。如果不考慮所搭載武器的效能,蘇…27與F…15C/E相比可謂各有千秋。
在飛行品質和敏捷性上,蘇…27明顯優於F…15C/E,至少眼鏡蛇機動是F…15C/E做不出來的。儘管很多專家指出蘇…27在完成這個機動時進入和改出速度過小,動能太低使之很容易在多機交戰時被敵機擊落,因此沒什麼實戰價值,但幾乎沒人敢否認,蘇…27的超機動性將使它和F…15近距格鬥時佔據優勢。
蘇…27的弱勢在於超視距作戰,前蘇聯航空電子裝置大大落後於西方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蘇…27座艙內的電子裝置只達到美國六七十年代的水平,電傳操縱系統仍是模擬式的。
火控系統方面,由於計算機軟硬體的差距,蘇…27裝備的Zhuk…27雷達在自動化和可靠性上不及F…15E的APG…70多模雷達。蘇…27身上隨處可見類似角反射體的物體,矩形截面的發動機進氣口、無外傾的巨大雙垂尾等讓它幾乎無隱身性可言。
不幸的是,超機動性與超視距作戰能力相比,是後者而不是前者代表了現代化戰鬥機發展的趨勢,前者也許更多取決於設計師的才智與靈感,後者則與整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工業能力密切相關。
如果說蘇…27與F…15尚能一較高下的話,那麼美國第四代戰鬥機的開山鼻祖F…22出世後,蘇…27與之相比則完全落於下風,在超音速巡航、隱身性和電子戰能力上F…22全面佔優,即使在機敏性方面由於裝配了推力向量發動機,F…22也將略勝一籌。
不過現在就說蘇…27時代行將結束顯然言之過早,無論如何,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蘇…27系列仍是他們自身科技力量無法企及的高效能戰機,因此蘇…27作為戰鬥機市場寵兒的角色還將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但對於有著輝煌歷史的俄羅斯航空業來說,這段時間顯然是太短了,美國利用F…22的先進技術積累,已經為相對低端的聯合攻擊戰鬥機鋪平了道路。
F…22的開發目的集中於實戰和奪取制空權,聯合攻擊戰鬥機則是為了將俄羅斯和歐洲航空工業徹底擠出戰鬥機市場,為此美國將聯合攻擊戰鬥機的單價嚴格限定在三千八百萬美元之下。
目前聯合攻擊戰鬥機全球訂單量已超過四千架,而在國內定購極少的情況下,俄羅斯航空工業將被逼上絕路,因此俄羅斯國家航空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說,儘早開發出下一代戰鬥機對於俄羅斯航空業具有生死攸關的意義。
從下一代戰鬥機的角度說,蘇…27時代真的要結束了。
以飛行效能確定新一代戰鬥機屬性的時代已經過去,第四代和第五代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機載系統,進一步強調超機動性沒有實際意義。
業界輿論普遍認為,俄羅斯設計人員在蘇…27研製上的巨大成就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再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也是毫無意義的。甚至連蘇霍伊設計局總設計師、蘇…27之父西蒙諾夫也持相似觀點,他認為蘇…27的超機動性已經可以滿足未來空戰的需要,第五代戰鬥機無需再苛求這方面突破。
西蒙諾夫也強調機載系統的重要性,他說F…22A和歐洲的幻影2000戰鬥機已經配備了相當完善的實時偵察—攻擊系統,這是任何一架俄羅斯現役戰鬥機所不具備的。俄羅斯為此在改進蘇…30MKI等第四代戰機時,不得不向西方或以色列購買電子配套裝置。所以,在第五代戰鬥機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克服這種落後局面。
不過,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之路註定將荊棘遍佈,困難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巨大的資金缺口,二是體制問題。
俄軍工企業從前蘇聯繼承下來的條塊分割體制根深蒂固,兩大軍機研發巨頭米高揚設計局與蘇霍伊設計局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兩家的合併事宜雖然經歷了大量討論,但迄今沒有任何進展。
而在美國,市場力量大大推進了美國先進戰鬥機的研發工作。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兩家公司儘管也為一個總體專案爭個你死我活,但獲勝者一般會將部分合同轉包給失利者,以換取後者在優勢技術上的支援。
今年三月,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