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9部分

殲日軍一個旅團,旗開得勝了。(未完待續。。)

第四十八章 進軍俄國的橋頭堡

這場戰爭的勝利對於俄國人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要知道他們這一次是為了保衛祖國而戰,面對比俄國部隊強大許多的所謂維和部隊,俄國很多人都懷疑戰爭能否取得勝利。特別是日本方面一路猛進,更是給所有人造成了一種俄國已經要完了的感覺。

在這一段時間想著辦法來接觸外國勢力的不止一個兩個俄國人,就如同當初北京兵臨城下的時候一樣,哪一個民族也都有那麼幾個敗類。

雖然只是殲滅了日軍的一個旅團,甚至在殲滅這個旅團的時候俄國人付出的代價並不比日本人少,但這確實鼓舞起了後方俄國人的鬥志,讓俄國相信了他們還是有機會的。

勃魯希諾夫的名字一時間出現在世界各國的報紙上面,俄國國內的報紙對他大加讚揚,稱他是新一代的“庫託佐夫”。

最美妙的地方在於這場戰鬥的具體情況只有日本人和俄國人知道,俄國人是吹牛皮,可是日本人卻不願意去揭穿他,甚至在某種程度還配合著俄國。

騎兵旅團是被小日本自己的炮火給幹掉的,這事如果被捅出來,首先在國內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部隊中將有一批將領要為這件事情承擔責任。其次就是把真相說出來,更丟人!

所以日本人看著勃魯希諾夫吹也不吭聲,天皇號召前線將士化悲痛為勇氣,用子彈為死去的勇士復仇。日本對第四騎兵旅團大加追封,但是細心的人發現,那個旅團長沒有得到任何的武士應該得到的榮耀。

在國內托洛茨基同志也忽然變的成熟了許多,他停止了那些所謂的階級鬥爭,提出在目前階段一切工作以擊退侵略者為重,他對那些飽受迫害的資本家們給予了一定的安撫,當工人們把主要精力從鬥資本家轉移到生產上面來的時候。俄國的經濟有了慢慢復甦的跡象,。

托洛茨基同志還接受了勃魯希諾夫的建議,把這一段時間被無產階級政權關押的原遠東集團軍指揮官阿克伯利爾和原高加索集團軍指揮官基伶斯基兩位將軍給請了出來。

大批原先遭到迫害的原俄國高階將領得到了釋放,雖然這些人有很多最終選擇了離開這裡,到白俄羅斯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願意放下曾經的恩怨,至此國難當頭之際,和窮鬼們並肩戰鬥。

當北極熊咬著牙忍著痛繼續戰鬥的時候,楊小林很想看看最終是東洋人的彎刀夠快,還是俄國人的身體夠壯。

中國目前沒有介入戰鬥的跡象。開入俄國的維和部隊還在做著安撫西伯利亞南部俄國居民的工作。同時為了剿滅那股土匪,也為了給這片土地帶來真正的安寧,維和部隊和西伯利亞共和國的接觸也隨即開展了起來。

雙方的談判是十分順利的,施特塞爾沒有向各個國家提出多餘的條件,他對維和部隊的指揮哈密爾頓少將說,只要你們不打我了,咱們什麼都好談。

不承認西伯利亞共和國沒有關係,這事情放到以後再說,咱們擱置爭議。目前情況下你們讓我在這裡待著。我幫你們做事。別再把我往北趕了,那邊正打仗呢。至於我們的身份你說是部隊就是部隊,你說是警察就是警察,這還不行麼?

哈密爾頓和李德彪商量了一下。覺得給這些人部隊的名分真的不太合適,但把他們就當作警察又有些浪費了,畢竟西伯利亞地域廣闊,單憑維和部隊的人數根本無法維護這個地區的穩定。他們需要施特薩爾配合他們。

最終哈密爾頓覺得自衛團這個介乎于軍隊和警察之間的名分相對合適一些。發電報給北京,北京也同意了這個意見,現在維和部隊對施特塞爾他們這批武裝力量的整合正在進行中。

有了國際社會的預設。這支暗地裡由中國方面控制的武裝力量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北面的戰爭眼看著就要進入關鍵之際,楊小林卻進行的不急不慢,他比日本人更想幹掉北極熊,但是他絕對不會用日本人的那種方式。

他要把這裡打造成中國進入俄國的橋頭堡,他還要利用這一次的維和,打造出中國的現代化戰爭體系。

這一段時間大量的物資湧入俄國用來救援那些俄國的平民,中國的後勤保障的能力真的被鍛鍊的越來越出色,這對未來的戰爭十分重要。現代化的戰爭不是說你有汽車有坦克有飛機就可以了,部隊的速度加快的同時你的後勤必須跟上,不然部隊開過去士兵沒吃的坦克沒炮彈,那跟人家就沒什麼好打的了。

還有,這次維和的物資有百分之七十都是中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