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部分

他調教出來的,和他關係匪淺,可以扶持一把。

一念及此,張居正便溫言道:“你的顧慮也對,雖然改京營制度很難,但凡事都是要迎難而上,老夫也欣賞你小子這一點,別人畏難而退,你卻迎難而上。上個月,我已經寫信給戚元敬,提起你在京營所為,元敬說他亦知道一些,對你十分欣賞。”

“哦?”惟功頗覺驚喜,他現在對自己將來仕途的打算就是到薊鎮效力,戚繼光已經不在薊鎮,薊鎮總兵府在平遠,也是他一心要去發展的地方,現在張居正提前替他在戚繼光面前打下基礎,這使得格外驚喜。

“丈夫功名但在馬上取,你雖小,但心智已經很成熟,老夫對你有厚望。二十年後,希望你是另外一個俞大猷,戚繼光……不要學李成梁。”

“下官是勳戚之後,做事會比普通的武臣更知分寸。”

“正因為這一點,老夫才分外看重你一些!以前看你不過是個武學有底子的野小子,機緣巧合奏對稱旨,老夫送你一套書,儘夠抵消了,現在看來,竟是出乎老夫意料之外。”張居正看著惟功,沉聲道:“現在勳戚子弟,有出息的不多,也不能這麼爛下去,總得扶一兩個榜樣出來,你好生做,你現在的年紀,想實授遊擊絕無可能,倒是你那幾個帶過去的禁軍武官,資歷夠了,不妨提幾個做千總官,也叫你好跟人家交代。至於你麼,馬文約老了,暮氣太重,過一陣子,你接他的坐營官去做吧!”

張居正的法子仍然是一種妥協,但已經是最好的結果,惟功心中感激,但他知道張居正不是和自己私人市恩,他的資格還遠不夠,在這裡只是談的正經公務,事實上如果不是事涉京營制度,他的這些事,也不夠資格到元輔跟前說。

內閣之外,不知道有多少部堂高官等著,閣老的私邸之中,更是每天排著長龍,惟功能經常見到元輔大人稟報事情,已經算是一種異數了。

“下官告退!”

在張居正身上,惟功可學的東西很多,精明幹練,見事明白,舉一反三,反應快捷,而最要緊的是他看到了一個政治家的素質。

政治家和政客不同的就是政客可能也長於謀國,但也會有相當的精力謀身,為自己或是為了家族,而政治家在很多事情上不是看不明白,卻仍然按既定的方針去堅持下去,所為的就是自己的政治理念。

“長於謀國,短於謀身……”

在告退的時候,惟功默默在心裡念著在後世看到的某個名人對張居正的評價,心中感慨萬千。

第127章 士楨

從內閣出來之後,惟功去了崇文門店,在出了皇城門之後,他上了一輛蔥綠色的馬車,在車上換了一身便服。

跟著他的只是王國峰等護衛,英國公府的長隨和家丁他除了來興兒仍然一個不帶。

不是自己使出來的人,他信不過,有不如無。

京城的道路高低不平,主要是中間路況很差,被大量的車馬壓的中間凸起,兩邊低窪,一旦有雨,就會形成很尷尬的局面。

兩邊傳來一陣陣惡臭,居民的生活垃圾甚至是糞桶就在一個個路口處傾倒,這完全是後世難以想象的情形。

達官貴人們為什麼要聚集在幾個特殊的坊,主要也是環境因素對人的心理影響極大。

好在秋風起了,一陣陣涼爽的清風將惡臭驅除開去,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沙塵,好在惟功坐在車上,不會被風沙侵襲。

馬車在人群中艱難前行,到了崇文門店的門首停下時,饒是惟功筋骨強健,也是有很不舒服的感覺。

怪不得宋人還不喜歡乘轎,到明清時,達官貴人和稍有身份的人,要麼坐轎子,要麼乾脆騎馬,願意坐牛車和馬車的人越來越少了。

缺乏減震,速度又慢,不是長途趕路需要考慮雨雪天氣的話,坐車實在不是什麼好的選擇。船或馬,是長途旅行的首選,然後才是車。

當然,有條件的話,肯定還是坐轎子為第一。

宋人士大夫所謂的不願馭使人為牛馬的話,到了明清時,再也沒有人提起了。

到了門店處,熙熙攘攘的人群把門店給擠的滿滿當當的,雖然順字行的門店都是五開間三進七間的大店,但人實在是太多了。

有一半多的人是寄貨託貨,還有四成左右是來存取銀子,大廳隔成兩間,貨和錢分開核算。

在存銀取銀處,僱傭了二十幾個青年朝奉,最大的不過三十來歲,只有一個五十左右的是管事級別,負責最後的核對工作。

朝奉們剛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