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緣故,蒙城的白天特別漫長,此時已是晚上六點多,天色依然光亮,彷彿忘記黑夜的存在。
市郊的一處宅院,幽靜雅緻。一名老者躺在背椅子上,他身著素裝,戴著一幅老花眼鏡,翻閱手中的書籍。但從神情來看他並未專注於此。
一名年輕人走到老者面前俯首說道:“昨晚的事情已辦妥,東西拿到手,但他們錯手殺死馬世傑。”老者大聲呵斥道:“不是吩咐過你們不許傷害馬世傑!他活著對我有用處,你們是怎麼辦事的!”
年輕人驚恐萬分,趕緊解釋道:“他拼命護住那件東西,那也是沒辦法的事。”老者閉眼陷入沉思,隨後擺擺手說道:“算了,死就死了,不過要密切留意他身邊的人,任何有用的線索都別放過。”
年輕人說道:“還有,他們還傳來一個資訊,好像有人在幫助馬世傑。”老者依然在看書:“哦,知道了。”隨後問道:“那件東西呢?”年輕人答道:“剛剛送到這裡,我現在就去拿過來。”說完年輕人轉身向屋內走去。
片刻間,年輕人將盒子送到吳老手裡。老者開啟盒子,將畫卷拿在手上,順勢展開。“不枉我派人監視馬世傑那麼久,得來全不費功夫!”他自言自語的說道。
蒙城日報社附近的一家湘菜館。
李顧坐在靠窗的座位上,他向服務員要了兩杯白開水,可是並不急於點菜,似乎是在等什麼人。作為新時代的文科男,李顧集合文藝青年該有的特質,選擇靠窗的位置是為了賞閱夏日落山的餘暉,靜靜的看著街道上行行色色的路人,以及路旁的梧桐樹。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他時刻牢記一名老前輩叮囑,在公共場所一定要選擇靠窗的位置,那是對於自身安全的最佳之選。
大概半個小時後,李顧要等的人終於來了。“李大腿!你害得我好苦啊!”小胡一進來就罵罵咧咧的。他遞一杯水給小胡,說道:“別那麼激動,你先坐下。”
小胡拿起水杯喝水,繼續說道:“老徐見你下午又沒來到報社,都給他氣到整個下午都沒有給我們好臉色。”李顧道:“我的稿件你沒幫我完成?”小胡答道:“你還說,就因為幫你寫稿,我也被罵了。”
李顧道:“謝謝了,這頓飯算我的。”小胡道:“算了,誰叫我們是好兄弟呢。”不等李顧說話他便繼續問道:“電話裡說一定要見我,說吧,有什麼事?”
李顧見小胡問起話,他也不含糊,直接說道:“你平常喜歡一些奇聞逸事,號稱無所不知,博古通今。我找你來這裡是想問你點事。”小胡略顯不滿:“什麼號稱啊,本來就是。說吧,什麼事?”李顧隨後拿出手機遞給他:“你看一下這個。”
小胡接過手機,只見螢幕上有一張相片,一看便知是古玉,中間雕刻著一隻鳥身人面的圖案,而圖案周圍刻滿文字。
小胡說道:“我可不會鑑定古玉啊。”李顧看一眼窗外,隨後回過頭對他說道:“我沒想叫你鑑定古玉的真假。這塊古玉到我手上的時候初步鑑定一下,此玉表面光滑,玉質純淨,部分氧化較重;且從做工手藝來看,應該是真的。”
小胡問道:“你這塊古玉是從哪裡得到的?”李顧答道:“這不是你要關心的問題,說一下你所知道的事就可以了。”小胡儘量靠近手機,以便於近距離閱覽圖片,沒看出什麼頭緒。隨後他說道:“我有點餓了,你先點菜吧,我再看一下。”
李顧叫來服務員,點了幾個菜。對小胡說道:“你慢慢看。”小胡並未理睬他,他左看右看,同時腦海不斷回想以前看過的書籍。
不一會兒,他終於想起來,說道:“《博物志》有載:‘越地深山有鳥如鳩,青色,名曰治鳥。此鳥百日見其形,鳥也;夜聽其鳴。人也。時觀樂便作人悲喜,形長三尺,洞中取石蟹就人火間炙之,不可犯也,越人謂此鳥為越祝之祖。’”
小胡喝了口水,繼續說道:“《嶺表錄異》亦有載:‘越王鳥,如鳥而頸足長,頭有黃冠如杯。’”李顧聽到此處,說道:“你的意思是這圖案是古越國的圖騰?”
小胡答道:“感覺像是圖騰,你看此圖案上鳥的腳部和頸部都很長,羽毛為青色;面部為人臉,頭上戴冠。這些和記載的以及近幾十年來在南方越地出土帶圖案的文物很相似。可此鳥看著不像鳩類,身體像是雀,而尾部卻為雉,極其怪異”
李顧拿過手機看一下,說道:“還真是。”隨後把手機遞給小胡,繼續問道:“那文字呢?”
小胡答道:“這就是重點了,我不認得這上面的文字。這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