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部分

這事說起來,有點不可思議。

其實,事情很簡單。日本的法西斯軍國主義,雖沒有歷史上那麼嚴重,卻也很流行。日本在東印度的統治,已經基本穩固。石油不但可以完全供應日本自身需要,還可以出口。東印度豐富的資源,極大地改善了日本的經濟狀況,也大大助長了日本的野心。

日本的打算很好,一定要趁此良機,“擴充套件日本的生存空間”。

不過,作戰的決心已下,作戰方案也已經制訂了好幾個。在具體的作戰目標上,日本卻爆發了激烈的爭論。

這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戰。是對英法宣戰,席捲東南亞;還是直接對美國宣戰,佔領整個西太平洋,圍繞著這個問題,日本內閣與軍部之間爆發了激烈地爭論。

因為佔領了東印度群島,使海軍軍部更有發言權。但日本政府還是個民選政府,比歷史上強勢許多。

爭論中,並沒有人提議攻擊中國——喜歡與否是一回事,但分辨不清可行與否的白痴,還不能主導日本政策。

攻擊中國的打算,一開始就被放棄了。

中國的戒心一直很重。防守上,中國始終保持北重南輕,但那是指陸軍。三十年代起,日本不斷擴充軍備,中國也沒有閒著。陸軍是基本沒變,但海空軍都大幅擴張了好幾倍。

如今,空軍飛機超過五千五百架,半數在北,半數在南。算上海軍的上千架戰機,南方的戒備,一點兒也不比北方差。這些飛機數量多,分佈廣,日本很難一下子可以消滅。戰爭長期化的結果,日本無法承受。

而且,日本對中國的瞭解,遠遠超過其他各國。反過來來說,中國對日本的瞭解,也是一樣。雙方大叫“中日親善”,暗中的間諜戰卻一直很激烈。

日本已經得到了中國千里眼(雷達)的部分情報。在不瞭解千里眼的效能引數,沒有確定其分佈情況,欣然出擊,是極不明智的。

因此種種,不管是美英拉攏也好,蘇聯挑撥也好,日本趁機大力發展商貿,卻在中日關係上小心翼翼。

軍部在擴張中,嚐到了甜頭,激進派成為軍部主流。他們主張同時攻擊美國太平洋艦隊和英國遠東艦隊,一舉奠定日本在西太平洋的優勢地位。理由是美英的關係十分密切。如果日本對東南亞、南亞和澳大利亞動手,與英法宣戰的話,美國一定不會容忍,肯定會加入英法一方。既然早晚要打,那就不如先動手,一鼓作氣打美國個暈頭轉向。

況且,有中國的支援,日本在物資上不落下風的。實在不行,可以把中國拉下水的。

政府卻反對這種看法,在目前的形勢下,日本如果只針對東南亞,不再向東發展,與英法的開戰不可避免,但是否與美國開戰則還在兩可之間。日本應該竭力避免與美國發生衝突,把勢力擴張到東南亞,甚至於南亞,可以積蓄擴大日本的力量,不必把國家命脈都寄託在中國身上。

而且,中國與日本的同盟,也是有所保留的。中國意圖在日本與美國之間,取得平衡,從而左右逢源。對日本與英法開戰,中國不會反對,卻多半不會同意攻擊美國的,中國已經在東印度事件中,是支援了日本,卻也要求日本保證美國在菲律賓的安全。這是一個很明確的訊號了。

把中國拉下水,只是一相情願。中國出兵肯定是要取得利益的,佔領的地方不會輕易讓出來的,是讓中國攻擊關島、菲律賓、緬滇、印支、新加坡,夏威夷?

對美國開戰,一旦與中國交惡,那日本就危險了,不能把日本的命脈繫於中國。

相反,佔領東南亞,甚至南亞以後,日本的勢力必然會大為加強,可以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滿足日本自己的作戰需要。到時候,即便中國不再提供補給,日本也能夠獨立作戰。

此外,日本還有人主張第三種方案,他們以為時機尚不成熟,主張日本靜待其變,不要主動出擊,大力發展經貿,趁機搶佔民用市場。一句話,待價而沽。

這種想法不是不好,卻被否決了。中國正把目標從大陸轉向海洋,大力發展海軍,在東南亞呈咄咄逼人之勢。如果日本動手晚了,而中國先動手,恐怕就沒有日本的份了。

山本五十六在軍部不是主流,但擔任了海軍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的山本,意見也很受重視,代表了日本軍部中穩妥的一派——把命脈繫於中國,是極不妥當的。在可能的情況下,日本應避免與美國交戰,穩步擴張,佔領東南亞。

換句話說,他們支援日本政府的設想,即“進攻東南亞,與英法交戰,但避免與美國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