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便是。朝鮮要想正為一個正常國家,就必須要經過徹底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讓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上,不然國家的政權會很不穩定,同時,那些有錢的富人並不能創造太多的購買力。”
芮恩施聽著楊銳的解釋,但還是對土地改革一類的東西他知道還是不多,只好道:“總理先生,我想我應該徹底看完它才能答覆您關於美國對此方案的態度問題,但我很高興能看到您和整個政府並沒有將朝鮮看成是一個附屬國,而是將其作為一個正常國家對待。”
“當然,我一直堅信,一個人完全沒有理由去奴役控制另外一個人,一個國家也沒有理由去奴役和控制另外一個國家。中國所秉承的,一向是互惠互利,協同發展。既然是幾千年來的鄰居,為何不能相互友好呢?”楊銳笑著闡述著美國自由精神,芮恩施聽的滿臉笑容,一會他就起身告辭了。
當天的夜裡,李承晚告別李相卨等人後來到美國公使館,芮恩施把備忘錄交給他之後道:“這就是中國人的條件,我已經看過了,我想它基本上公正的,最少中國獲得的特權在十年之後會逐漸放棄。他們確實是用商人思維在做這個計劃的,先是投資,回收成本後就放棄在朝鮮的一切。”
李承晚覲見岷王之後晚上又被賜宴,下午那幾個小時主要是主使李相卨在和中國外交尚書謝纘泰談判簽約,他這個副使的副使根本就看不到檔案,也插不上嘴。但以談判的時間和友好程度來看,中朝雙方怕是早就談好了一切,這一次簽約蓋印才會如此順利。所以他很擔心高宗、李相卨因見岷王答應出兵,腦子一亂就出賣國家權益,這才連夜託詞來到公使館打探訊息,他知道在他覲見岷王的時候,公使先生也在拜訪總理楊銳。
緊繃著心絃將備忘錄的提綱讀完,鬆了一口氣的李承晚又接著看具體內容。小半個小時之後他才對芮恩施道:“中國確實不再把朝鮮當藩屬國看待,雖然有一個十年的協助管理時期。但是他們對朝鮮的控制是一步步放鬆的,朝鮮的主權也是完整的。除了不能租界軍事基地給中國的敵國外,並無其他什麼限制。”
“李,這下你可以徹底放心了。中國如果有不正當的想法,美國將不再會支援他對抗英日同盟,哦,對了,還應該加上俄國,復興軍有一個軍團正在往哈爾濱進軍。”芮恩施不好直說中國的外交策略實在是缺乏靈活性,既然和日本交惡。又不和俄國緩和關係,真以為歐洲戰爭能打十幾年嗎。歐洲的戰爭一旦結束,中國就將遭受英國和俄國兩個強國的壓力,這將使中國在外交上處於一種極為被動的局面。不過這對美國來說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到時候孤立無援的中國將更依賴美國。
“先生,中國雖然不再把朝鮮當作藩屬國,但他想控制或者應該說,想要影響朝鮮的目的是很明顯的。朝鮮軍隊將在中國的幫助重建、文官體系將在他們的指導下重建、財政制度也在他們的指導下重建,政體也完全抄襲中國、還有這個聞所未聞的土改……”李承晚抱怨道。他是一心希望朝鮮變成亞洲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共和國,而他則會成為這個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但現實卻將他的這種想法擊碎,做一個身在美國的密使。他對朝鮮義兵和其他革命者沒有絲毫影響力,新民會在朝鮮的宣傳資料中,一直是李相卨那班人頻頻露面。靠著那些義兵的戰績來鼓舞鬥志,他在美國的成績一點也沒有提及。
聽到李承晚抱怨。明白他心思的芮恩施沒有像一個無恥政客那樣挑撥離間,而是學者解惑般的勸解道:“孩子。想得到什麼,總是要放棄些什麼,關鍵朝鮮要是朝鮮人的。就以正義而論,我不認為中國的做法有什麼不對,就備忘錄提及的內容看,貴國高宗陛下很早就在和復興會合作驅趕日本人了,不管處於什麼動機,高宗陛下這樣的做法對於這個國家是有益的,只要戰後他能真正的把大部分權力交給議會,是像英國那樣而不是德國那樣的議會,那我們就可以接受。
李,我越來越感覺……不,我是說,我認為在一個帝制傳統久遠的國家裡,有一個皇帝是好事。據我、以及公使官武官觀察所知,中國士兵之所以能在戰場上能承受難以想象的傷亡,就是因為他們效忠於自己的皇帝,他們每個人都認為為皇帝去死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情;同樣,日本士兵也是如此,他們的對天皇的崇拜更加讓人難以置信,很多人為了皇帝可以自殺。在中國十年後從朝鮮撤軍,朝鮮要想抵擋住日本人的進攻和挑釁,我認為必須讓他們信仰什麼,或者是上帝、或者是皇帝。”
聽著芮恩施不站在外交立場,而是公平立場,李承晚很是失望,他在芮恩施說完好一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