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亂說,這樣只會誤導百姓和天下讀書人。”
所有人都把心放下,陳宜中不知道怎麼搞的,這樣一個人,卻在讀書人中有很高的威望,這件事情證明他很有頭腦。劉錄問道:“陳大人說應該怎麼辦?”
陳宜中已經豁出去了,有些陰狠地說道:“很簡單,讓有影響的報紙披露對呂天成不利的訊息,迫使呂天成下手查封報紙。如果我們再加以引導,呂天成會成為眾矢之的。”
這些人不得不承認,陳宜中確實有頭腦。用犧牲報社和一部分文人的代價,達到呂天成暴露和藍玫瑰不一樣的地方,從而失去人心,失去華夏軍系統的支援。劉錄點點頭說道:“這件事就由陳大人負責,我們全力協助。”
陳宜中差點沒氣死,這個劉錄比張望更壞,這不是讓自己送死嗎?不過看到張望那冰冷的眼神,陳宜中只能認命。他下決心讓呂天成失去所有讀書人的人心。果然,第二天京城的情形大變,風雨飄搖開始。
(第二部:紅顏至尊)第212章 借勢(三)
廬州城內,華夏軍江北司令部大門外,戰馬和傳令計程車兵來回穿稜,自從王爺失蹤後廬州華夏軍總參謀部就沒有鬆懈過,一直如臨大敵。上到總參謀長葉晴,下到一個普通士兵,哪一個都緊張兮兮的。華夏軍注重思想教育,注重文化學習,所以只要是老兵,基本都能多少脫去兵痞子和兵匪的味道。這是文化思想教育帶來的結果,就是普通一員士兵,也去關心全面局勢,並非是像其它的部隊或者原來的部隊,士兵只是知道打仗、領軍餉和盡義務。他們也有自己的理想,也有這支軍隊的共同理想,為這個理想去奮鬥,去努力,這是一個全新的軍隊。
藍玫瑰失蹤已然是天下皆知,三個月到了,這一百天的日日夜夜,整個中華大地上,特別是中原地區和長江兩岸,藍玫瑰的生死牽掛著千千萬萬的人心。不但有擁戴她的軍隊官兵,也有愛戴她的大漢百姓,同時包括恨她的政敵,欲得殺之而快的蒙古方面。雖然目的並不相同,結果一點上非常相同,那就是想知道藍玫瑰在哪裡,是生是死?
因為江北各軍部隊將領開過會議後,取得了統一的意見。在思想達到了統一的認識,那就是暫時拋開王爺的生死糾結,全力整軍備戰,防止蒙古軍南下進攻。同時沒有了地方警備部隊,江北華夏軍負擔起地方防務任務。根據葉晴的命令,用最快的速度把部隊整編完畢,根據江北軍工基地的生產能力,六個軍、兩個師最後整編完是每個軍兩個師,每師下轄四個團,共計編成十四個師,每師八千人,共計江北總兵力是十一萬多人,部隊總數沒有上升反而略有下降。
對此葉晴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因為以宿州為中心的一戰,華夏軍各部隊折損過半,只有石祥允的第五軍沒有減少,反而多出一個第六軍來,那也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把一個超大的軍變成兩個而已,兵力反而下降。
葉晴把淘汰下來的兵員,一部分編入後勤大隊。一部分編入李世文地方政府的警察局。部分派往大別山區的軍事工廠。經過整編的各軍分別進入各自的駐防地區,葉晴總算鬆口氣。在這期間,嘎爾迪沒能發動進攻,在碭山地區和特戰總隊的糾纏,蒙古軍的損失並不小,歷時一個多月近兩個月的戰鬥,蒙古軍損失高達一萬多人,如果算上受傷的達到兩萬多,而特戰總隊只有四千人,平均是五比一的戰損,如果按華夏軍特戰總隊的傷亡,是十比一。這個數字太驚人了,看著報告,嘎爾迪產生了對華夏軍深深的恐懼。這段時間的戰鬥,華夏軍並沒有用什麼弩炮和鋼弩作戰,還是原來的刀盾、長槍和弓箭,但是戰鬥力一樣驚人。
面對這樣的軍隊,嘎爾迪實在是沒有信心進攻,這個中亞的屠夫也害怕了。藍玫瑰的以攻對攻戰術雖然失敗,並沒有達到攻佔開封的戰略目的,但是華夏軍基本等於佔領了山東全境,已然臨近了黃河岸邊。有華夏海軍艦隊的配合,海軍陸戰隊佔領了濱州州、第五軍佔領濠州、濟南府,蒙古軍退守平陰、泰安、充州和濟寧、威武、商丘一線,山東實際已經丟失。
在快速動作下,葉晴完成了江北華夏軍的整編,雖然部隊總數還是無法和蒙古軍對抗,但是這一次戰鬥結束後,七十四萬蒙古軍最後總結,五條戰線上共計損失兵力高達三十五萬之多,如果算上後期的爭奪戰,整整損失一半。嘎爾迪實在無法發動進攻,對忽必烈的聖旨要求,只是整軍備戰,不要有軍事行動,有很大的不理解,這個時候不是進攻的最好時機嗎?
嘎爾迪明白,忽必烈這是想‘坐山觀虎鬥,扒橋望水流’,想等著大宋內亂自相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