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0部分

貴族,留下的都是吃不飽飯的平民。

這時候。西方社會對蘇聯採取經濟和政治封鎖的策略,警惕著這個新生的國家。

直到1929年,西方國家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才讓蘇聯獲得了發展機遇,從西方國家引進大量的機器裝置和先進技術,加速了國家的工業化程序。

馮程程透過車窗把食物遞給乞討的孩子,那些孩子爭搶起來,亂作一團。

她有點難過,為這群孩子傷心。

其實。在中國這種情況相當普遍,一旦到了饑荒之年,或者每年青黃不接的時候,難民們都會朝著大城市湧來。

就算是在上海。吃不飽飯的也大有人在。

林子軒和馮程程是資本家,住在租界內,平時很少接觸到這種情況。

馮程程曾經去看望在工廠裡做工的童工。已經覺得夠可憐了,想不到蘇聯的情況更糟糕。

蘇聯給她的第一印象就是貧窮。

3月20日傍晚。林子軒來到莫斯科。

前來迎接他們的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人員,這所大學雖然是蘇聯人出資籌建。校長和教員也都是蘇聯人,但名義上是一所中國學校。

為了照顧好中國學生的日常生活,學校裡也有中國的管理人員。

莫斯科中山大學施行兩年制,第一年以學習俄語為主,第二年學習革命歷史和軍事訓練。

對於林子軒的到來,學校很重視,派人迎接。

“林先生,你知道了吧?”在車上,一名管理人員詢問道。

“什麼?”林子軒不解道。

“前兩天在北平執政府門前發生了血案。”那人義憤道,“段祺睿政府竟然向著遊行的學生開槍,打死了幾十人,真是令人髮指的暴行。”

林子軒裝出驚訝的模樣,馮程程捂住了嘴,一副不敢置信的神情。

在北平有各國的記者駐紮,三一八慘案發生後不久各國記者就透過電報把訊息傳回國內,在莫斯科的留學生知道了這件事。

“我們準備在莫斯科舉行一場遊行示威,抗議段祺睿政府的暴行。”那名管理人員繼續說道,“林先生,你會參加吧?”

“這是自然,我實在沒想到竟會如此。”林子軒斷然道。

隨後,他詢問了詳細的情況。

不過因為事情剛剛發生,中國留學生只知道一個大概,還沒有詳細的資訊傳到莫斯科。

莫斯科的報紙上倒是報道了三一八慘案的情況,林子軒看不懂俄文,也就沒有去買。

反正事情已經發生,剩下的只有紀念了。

莫斯科中山大學位於莫斯科沃爾洪卡大街16號,原本是一位俄國貴族的官邸。

校園裡有一座三層樓的小別墅,還有花園、籃球場、排球場、溜冰場。

屋頂浮雕華美,室內吊燈堂皇,每一間房屋都高大敞亮。

林子軒和馮程程被安排在教職工宿舍歇息,條件不錯,看得出蘇聯在這所大學上花費了不少心思,在住宿和飲食方面對中國學生都有優待。

3月21日,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學生預備遊行。

他們請林子軒發表演說,譴責段祺睿政府製造的三一八慘案。

林子軒對此頗為熟悉,便進行了一次短暫的演說,聲討段祺睿政府的暴行,高度讚揚了學生的英勇行為。

在演講的尾聲,他如此說道。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這樣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最偉大的事業——為中國的解放而鬥爭。”

“那些學生雖然倒下了,但會有千千萬萬的學生站起來,我們會將他們銘記在心底,繼續前行,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奮鬥終生。”

聽演講的不僅有中國留學生,還有蘇聯的校長和教員。

這位校長聽到身旁翻譯人員的話,覺得林子軒說的真好,如果把“中國的解放”變成“全世界的解放”那就更好了。

就這樣,林子軒的莫斯科之行從一場遊行開始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章 前來蘇聯的參觀者們

林子軒之所以要引用這段保爾柯察金的名言,是因為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給了他深刻的印象,是他閱讀過的為數不多的蘇聯小說之一。

在後世,這段話和高爾基的《海燕》成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