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侍郎來的正好,我等君臣現在正為此事商議,只是眾說紛紜,本王也一時拿不定主意了,請文侍郎為本王出一退兵良策。”
“王上想要大隋退兵其實容易,但王上必然不肯。”
“哦?請文侍郎教我。”
“若是王上將權柄重新交還高氏,大隋必然撤兵。呵呵!只是王上必然不肯。”
“這~文侍郎說笑了,呵呵!”
淵蓋太祚有些尷尬的擠出一絲苦笑說道。
“既如此,我國當立足於以武退敵,立刻在全國大量徵召適齡民壯從軍,我國三面環海,而大隋最強戰力非水師莫屬。我軍當謹守海防不得使其水師上岸。但我國海岸線極長,需要防守的地方很多這,需要大量可用之兵,因此王上當務之急便是立刻全國徵兵。”文寅急切間說道。
“呵呵!文侍郎差矣!大隋水師雖然厲害,但我軍又不在海中與他交戰。此番來攻打我國的大隋水師乃是萊州魯明月部,其戰船雖多,但可用於陸地攻伐的陸戰騎兵不過4萬人,且毫無實戰經驗。我國水師很弱,但我陸上城池眾多,不管其從何處登岸都將面臨攻打我國城池,我城池多屬堅城,區區4萬騎兵怕是難以破城吧!”
新任高句麗國丞相大對盧公的李見熙輕聲說道,他沒見識過大隋水師的厲害也未去過大隋國,故有此說。
“王上,若是臣沒說錯,大隋駐守萊州的第15野戰軍將隨大隋戰船渡海而來,我沿海面臨的敵人絕不止是大隋水師,還有數萬精銳騎兵。”
文寅叫道,他往返過數次大隋,對萊州大隋駐軍還是非常瞭解的,就差沒進水師和15軍駐地看了。
“嗯!細作傳來訊息,大隋15軍將傾巢而動,配合水師攻擊我國,文侍郎說的不錯。”淵蓋太祚不禁點了點頭答道。
“如此,隋軍渡海來戰的兵力不下於10萬,且裝備極其精良,陣中多有火器助戰,我沿海城防那一處駐軍超過2萬的,懸殊如此之大,還不全國徵兵?”
“蘇文,你說呢?”淵蓋太祚見文侍郎說的在理,不禁問向主管兵事的自己兒子大將軍淵蓋蘇文。
“父王,文侍郎所言有理。我軍武器略差就要靠士卒人多才行,可以適度擴充兵員,兒臣已經貼出了募兵告示,覺得以招募30萬為限,不宜過度,以免影響無戰事之地今年的春種。”
“好!文侍郎,就依汝之言,立刻徵集新兵30萬。蘇文,這事便交予你軍部去辦。”
“是,父王。兒臣親自督辦便是了。”
“呵呵!文侍郎你幾番前往大隋,我朝都說侍郎是大隋通。依汝看,此番大隋來伐我高句麗,要如何才能止兵不戰,兩國重修於好?本王欲遣汝再次出使大隋,言說休戰一事,不知文侍郎願去否?”
“唉!非是文某推脫不去,而是大隋滅我之心久矣!何來談判一說?不如趕緊備戰整軍。或可擊退來犯之敵。”
“啊?大隋真有一戰而滅我之心?”
“此必然也!請王上想想哪一個臨近大隋的國家能逃得過覆滅的結局,我高句麗國早被大隋皇帝覬覦多年了。如今大隋剛取得了滅西域突厥帝國一戰勝利,軍心士氣高漲,將軍士卒無不想多賺軍功,而眼下正是其用兵之時。”
“蘇文,依汝前期準備,此番能讓隋軍知難而退麼?為父怎麼聽了文侍郎肺腑之言後,心中惶恐不已呢?”
“父王,兒臣不敢說能在戰場上擊敗大隋軍,但其欲速滅我國也是不可能的,只要戰成一段時間的相持,便對我軍有利。若那時,大隋內部在起內亂,兒臣便有戰勝入侵之敵的把握。父王無需驚慌。”淵蓋蘇文毫無懼意的說道。
“李在榮先生~”
“臣在~“
“汝可即刻動身前往大隋國內,督促淮陰反隋亂黨適時起兵,不可耽擱。我國這裡幫他吸引大隋主力大軍,助其舉事成功。”
“是,王上,臣即刻出發。”李在榮躬身一禮後便出了大殿。
“父王,兒臣料定大隋皇帝楊廣此番必然親征我國,他若不到邊庭,這仗便打不起來。兒臣還未得到其從京城出動的訊息。”
“好~好~最好晚些來,我軍也可將備戰做的充足些。當然,文侍郎也要做好隨時和大隋皇帝和談的可能,大不了本王將侵佔他遼東、靺鞨的土地全數歸還便是。”
“沒想到王上和大將軍早已在大隋國內佈局了,如此甚好!甚好!但願大隋來一場內亂,使其國力削弱才好。”
文寅有了一些欣慰,不在向初上朝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