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的這座王城,淵蓋太祚還是有信心的,莫說幾萬人,就是十幾萬人來攻也很難攻破城高牆厚且有近10萬禁衛軍守護的國都的。
實事正如淵蓋太祚所預料的那樣,蘇定方率領全軍抵達這高句麗國都城下時,便知靠自己僅有的不到5萬人馬根本無法展開攻城攻勢。
看著這座少有的堅城,蘇定方頗覺無奈的說道:“全軍退後十里下寨,今後只需看住他,不時騷擾一番即可。”
說完,勒馬而退,並無攻城之意。
隨著江東城敗兵的進城和緊隨而至的隋軍到來,讓長安城內的所有人恐慌不已,巨大的亡國壓力襲向高句麗國王淵蓋太作,這使得一向穩重的他此時此刻也顯得有些沉不住氣了。
朝堂上死氣沉沉的,沒人敢說話,就見淵蓋太作在王座前揹著雙手,眉頭緊鎖,不斷原地徘徊著。
“王上,從目前接到的訊息看,此股隋軍人數並不多,我京城守軍人數是超過他的,況其原道而來馬乏兵疲的,戰力不足,我京城必然無恙,請王上不必太過擔心。”李見熙打破沉靜說道。
“嗯!本王亦知此點,但隋軍到來就算我王城能守住,也會使我國陷入莫大的危機之中。前日談及的農業復產一事便再無法進行了。如此一來,我國還拿什麼抵禦大隋?而從目前看,隋軍雖少,但要擊退他也是極不易的,除非我兒蘇文回兵來援。但拆東補西的終歸會落下一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唉!”淵蓋太作盤算全域性後竟然發現這是一個無法解開的套,不禁仰天而嘆。
殿內群臣聞言也都啞然無措。
“王上,李在榮先生回來了,現在殿外候宣。”這時,殿外走進一宦官說道。
“快宣~”
李在榮此時到來就如同殿內高句麗君臣急需的的一顆救命稻草般,讓淵蓋太作和群臣都提起了精神,燃起了一絲希望來。
“王上,微臣回來遲矣!”
“怎樣?見到隋皇陛下了麼?和談結果如何了?”淵蓋太作急切的問道。
“王上,隋皇陛下接下了王上的厚禮,也有條件的應下了撤兵,只不過~唉!”李在榮面色無奈的嘆息著。
“他有何條件,難不成還要本王割地賠款不成?”
“王上,他同微臣約了一個賭注,以三個月為限,三月之內我王城不失,他則撤兵回國。現在已經過去了近一月了,我國還需支撐住兩個月時間才行。”
此言一出,王殿之內頓時鬨然,王座之上的淵蓋太作竟然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般,直愣愣的盯著頗受委屈的李在榮。
“王上,微臣回來之前去了丸都城大將軍處,已經就此賭約一事通告了大將軍,大將軍也為此做了安排了。但~”
“但什麼?有話只管說出來。”李在榮說話吞吐惹得淵蓋太祚不快。
“王上,大將軍為防隋軍3月憑破我王城,已做出了兵力調整,欲使王上從京城派兵前往海州駐紮,以防隋軍水師從海州海面登陸,但現在情形看此舉只得作廢。”
“嗯!蘇文不知我王城有此變故,現在已經自顧不暇了。”淵蓋太祚背手走動著。
“王上,就算沒有賭約一事,我王城無論如何也當堅守兩個月。而且,為我國百姓補種夏糧計,還需儘快將偷襲了來的這股隋軍剿滅。否則,就算我王城周邊地區金秋也必然顆粒無收。”負責農事的侍郎文在寅奏道。
“文侍郎,本王也知夏糧補種之重要,但我出城迎擊的將士幾乎全軍覆滅。隋軍雖少,但軍中火器實在厲害,怎能是輕易被擊敗的?”說完,淵蓋太祚頹然的坐到了王座椅中,不斷搖頭著。
如是憑藉王城防守不出,淵蓋太祚還有些把握堅守兩個月,但結果等同於置百姓生計於不顧,自然亡國。出擊又毫無勝算,擊不退隋軍。
這個矛盾現在成了高句麗朝廷上下都無法解開的死結了。
楊二立下的賭約成了穩贏之局,只是原在龍源城外的楊二對高句麗國所處囧態尚不知曉。
距長安城東10裡之外的蘇定方大軍營寨,將士們士氣高漲,此時除了興奮和歡喜外沒有別的。
“蘇將軍,此番我軍得勝而退兵,可是以為高句麗國都城難以取下?”餘雷問道。
“唉!此番我軍千里奔襲未達最佳戰績。皆因一座江東小城洩了我突襲大軍的行蹤,以致高句麗國都有了防備。我軍雖得了一勝,但遠未傷及其銳氣。我軍畢竟不到5萬,要想攻下一座十萬餘守軍防守的城池幾無可能。為此,末將不得不退兵至此,以觀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