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一回 一言點醒夢中人 方知煤鐵不可缺

長。

“你的意思我還看不出?不就是覺得油水少了嘛!告訴你,把這件事做好了,好處有的是。慢慢感受吧!”邊說楊二邊扯起了一株花生,土質很鬆,楊二已經能很容易的看到被沙土包裹著的一簇幾十顆花生了,顯然也比後世單株產量大。這一小畝花生的長勢也是非常好的,能夠預感到花生的豐收。這東西除了能當零食下酒外,最大的作用就是楊二期待的能榨出清亮的花生油來。在這個還沒有菜籽油的時代,餐桌上的菜幾無油水,若是廣泛食用花生油那將是時代之幸啊!對於如何榨油?楊二自認不懂,但身邊的麻叔謀可是門兒清,他家原先就在鎮上開有榨油鋪,給鄉親們鮮榨菜籽油玩的很熟。要吃到鮮榨花生油在麻叔謀眼中並不難辦到。

“這花生過幾天應該就可以挖了,自己去找楊興要幾個小廝過來幫忙就是。可以吃一部分,但更多的是要留作種子,咱兄弟們能不能吃到有油水的菜,可得靠你的老本行了。”楊二半開玩笑的對麻叔謀說道。

“就這點產量要吃花生油早了點,還是等有個十萬幾十萬斤的收成再說吧!這還要看這個年代有沒有天災人禍。你瞧這天,入秋多久了?都還能熱死人。以我的經驗看,這大熱必有大寒,估計這冬天要冷死個人。媽的,關鍵是連棉花都沒有,沒棉襖、棉被,這個冬天咋過?這幾個月就這幾件粗布稠衫衣服倒換著穿,還放著空擋,連條內褲都沒地兒買去。豈止是炒菜沒油啊!這生活質量差的,老子每天cb都沒以前y。”麻叔謀不顧沙土,邊剝著花生邊往嘴裡扔邊不時的抱怨著。

每天光想著大事,想著長遠,倒真是疏忽了近前,麻叔謀的一番抱怨之言還真讓楊二感到不安起來。心想,是啊,現在要想搞到棉花,那得到西突厥以西的薩珊王朝就是現在的伊朗地區去找。遠隔千山萬水,顯然不現實。麻叔謀說的不錯,今年的冬天肯定會非常的嚴寒,這長安又地處中國北方,將更加寒冷無比,我們還好說有獸皮裘被、爐火暖炕過冬,那河東的百姓將士呢?黃河尚且會冰封,太行山、少華山無不是奇寒之地啊!要想個辦法能讓百姓將士們順利過冬,還有地裡的莊稼作物也熬不過酷寒啊!怎麼辦呢?

“走,到那邊亭子裡坐坐,有些事我們兄弟要商量下了。”楊二扔掉手中的花生秧,轉身向不遠處的涼亭走去。後面的丫鬟們也拿著茶具、蒲扇等跟著過去了。

到了涼亭,茶水倒上後,楊二讓隨從們遠離開去,讓麻叔謀坐在一側,說道:“麻哥,你方才提醒了。面對即將到來的嚴冬,小弟也非常恐懼,真的!你我來自南方,能想象那滔滔黃河水被冰封斷流的嚴寒嗎?能想象到那平地積雪三尺的景象嗎?人畜都會凍死無數,田間地頭全部積雪覆蓋,作物更是無法存活。小弟手下軍馬甚多,百姓子民數十萬,這一場大寒下來能存活多少?這該如何是好?”楊二顯得有些焦急了,一場從想過的危機似乎就要出現在眼前。如果這時朝中有變,太子黨趁機發力,自己將束手無策啊!

“先別想地裡能長啥了,那是啥也長不了的。就算有塑膠大棚也抗不過大雪壓頂。還是想想如何多活人吧!不過,瑞雪兆豐年,明年開春萬物復甦,才是找土地要收成的時候。”麻叔謀此時也感動無可奈何,這時代的條件真他孃的差,也沒更好的辦法。

“人無遠見必有近憂!這個時代的人在對大自然的認識上不足,缺乏遠見,這正是我們兄弟的長處。好在我那紅薯和土豆兩物,未曾售賣變現,地中產出皆回收倉儲,那河東、少華山兩地已多有積糧,加上秋糧豐產,糧食和春播種子均不愁。只是百姓軍士都衣衫單薄,無有效保暖之物,這個嚴冬看來難熬啊?還有這北方酷寒之地,牲口家畜也會凍死不少,這就會影響來年的春種。”楊二小聲懟麻叔謀合盤說出自己的顧慮,自己兄弟一條船上的人沒什麼藏著掖著的。

“自古山西出煤的嘛!趕緊讓人去挖煤三。”麻叔謀脫口而出道,認為冬天燒煤是天經地義的事。他家的榨油作坊燒的就是煤。家在山上,冬天缺柴時,燒水做飯通常就是燒蜂窩煤的,平時接觸煤遠比楊二多。楊二家是工人家庭,每家都是使用天然氣的,他對燒煤用煤沒有印象。

楊二眼前一亮,對啊,在離開河東潞州時不是要求過裴蘊往晉中地區找煤礦嗎?時間過去這麼久了,也不知進展情況如何。多半是沒進展,否則早該得到訊息了。不行,我得馬上過問下此事。

“麻哥,你提醒的好。這陝西地面一鋤頭下去就能刨出個古墓青銅。那山西地下到21世紀都是最大的煤炭產區,是該抓緊時間儲存煤了,好東西啊!有了它,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