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主動的找她玩了,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那……好吧。”小舞好似察覺到了什麼,低低的應了聲。
“我來幫她吧,你先去忙。”李治挺著小胸脯,努力做出一副儒雅的模樣。
但他其實也只是想看熱鬧罷了,在他看來,這兄妹兩個都有點怪怪的。到底有什麼秘密呢?
林亦去工作臺了,順便讓人將那些工匠都找回來,請他們來可是幹活的,並不是讓他們參觀軍營來的。
圖紙早就畫好了,他一直放在儲物戒指裡,但發到這五名工匠手中之後,他才鬱悶的知道這五個人都不會看圖紙,在他們看來那就是一條條雜亂的線條,當然還充滿著神秘感。
“你們之前都是做什麼的?”林亦奇怪的問道,在他看來,做為工匠卻不會看圖紙,就相當於做一個將軍卻不會看地圖一樣那麼荒謬。
一名鬍子挺長的老者被推了出來,他苦笑道:“稟王爺,老漢是做微雕的,最好的本事也就是將一個核桃雕成一個小小的院子,或某一角落的風景。這位王毫師傅是洛陽來的雕刻大師,他擅長在柔軟的豆腐上雕刻,雕個佛像啊,觀音什麼的最拿手了。還有這兩位,郝言郝語兄弟倆是長安城中最出名的金飾製作者,還曾經幫長孫少爺仿製過王爺的音樂盒。最後這位最厲害了,金邈師傅甚至可以在米粒上刻下一首詩,實在是讓吾輩欽佩啊!”
這名老者邊說著還向著那位金邈師傅拱手致意。
“那你們沒有圖紙,平時都是如何工作的?”林亦聽著這些人的特長,感覺到是挺適合用來做這樣東西的,但問題是,他們不懂圖紙,自己就得親自一點點的教,太浪費時間了。
“王爺,我們的技藝都是師傅手把手的教出來的,之後再刻些什麼,客人也只是拿個圖樣來就行了,實在是看不懂這個。”那名長鬍子老者指著臺子上放的圖紙。
那上邊畫的零件,他到是能看明白,但旁邊的古怪符號,和一些標註,還有看起來好像是側面、背面的圖形,讓他感到有些頭暈。
林亦搖搖頭,看著面前五個老者,有些無奈,只得自己親自來教了。
“你們看,這是我要的零件,這是這個零件左側面的樣子和尺寸,這是右側面的,這是從上面看下去的視角圖,這是……”林亦是越講越沒勁,他發現這些人都眯著眼,皺著眉,一副應對難題的樣子。還有那個金邈,竟然特意向後退了幾步,遠遠的看著圖紙,但手還扒在郝語的肩上,以防他擋到自己的視線。
“你們……懂了嗎?”林亦問得很不確定。
“大概懂了,但是王爺,這個尺寸如何確定,比如這個三厘米,到底是多長?”金邈師傅好像是來自於南方,至少他說的話,林亦是沒聽懂的,還得要那長鬍子的老者來翻譯一遍才行。
幸好林亦知道在民間的工匠是沒有一個通用的計量單位的,他們都是各用各的,於是早就將各種尺子,圓規這種小巧的工具準備好了。
每人發了一套下去,但工匠們卻如獲至寶,將這種樹脂做成的各種形狀的度量工具,看了又看,頭指只捏著一個邊邊,生怕碰壞了一樣。
林亦很有耐心的等他們的新鮮勁過去,不然他講什麼,這些人也只是左耳聽右耳冒的,什麼也記不住。
見這些年紀都很大的工匠們終於將目光再次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上,林亦才開始一樣一樣的示範著用法。
尺子的用法,工匠都知道,平時他們也用,只是刻度與這個不同,但量彎面的尺子他們還是第一次見,難免驚訝了一下。不過圓規一出場,他們就將這些尺子都拋到腦後去了。
竟然還有這種東西?一個支點,再加一支腿,就可以畫出這麼圓的圖形?真是奇妙啊!
這些老者開始樂此不疲的到處畫圈,大大小小的圈,立刻就佔滿了林亦的工作臺。
第二百六十六章 兩小敘話
林亦深呼吸,以免自己發脾氣嚇到這些老人家。但最後還是控制不住的吼了一句。結果就是五個老者乖得像孩子一樣的排成一排,還有些心虛的看著他,好像明白自己犯了錯一樣。
回頭看了一眼慘不忍睹的工作臺。那白玉般的大理石上,大圈套著小圈,畫滿了整個石臺,甚至連側面都有。林亦轉回頭,對著他們說道:“下面我要講解圖紙的看法,如果有誰學的不好,就留下來清理檯面。聽明白了嗎?”
“明白。”五個老者異口同聲的答道。
林亦嘆了口氣,開始拿起手上的圖紙,耐心地給他們講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