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你是沒瞧見……你怎麼早不缺席晚不缺席偏偏這個關鍵時刻缺席?人家都說了,太宗皇帝偏寵魏王,把人留在長安方才釀成奪嫡之亂。現如今你是雍州牧,又有賢名在外,留在長安只怕會是更大的禍事。一位中書侍郎,一位門下侍郎,外加三個監察御史等十三位官員聯袂上書,那種脖子耿著的模樣……”
“程叔!”
程處默憋足了勁還要繼續敲打,冷不丁聽到李賢這聲不緊不慢的稱呼,不覺微微一愣。親密歸親密,但往日李賢不是稱呼盧國公就是乾脆叫老程,這程叔兩個字還從未出口過。
“當初人家勸太宗皇帝讓魏王泰就藩,太宗皇帝可答應了?”問話的時候,李賢照舊是慢條斯理的語氣,見程處默陷入了思索,他又聳了聳肩,“我是不是第二個魏王泰暫且不提,可是,我那太子五哥可不是第二個李承乾。你說,人家口口聲聲讓我徙封離開長安,我五哥會怎麼想?我對他真心還是假意,別人分不出來,他還會分不出來?”
而正如李賢對程處默解釋的那樣,此時此刻的東宮,從來就是溫文爾雅賢孝仁德的李弘頭一次砸了東西,而且還是一個號稱價值萬金的瓷瓶。面對前來勸阻的東宮官員,他的聲音一點也不遜色於李賢。
“他們口口聲聲讓雍王離開長安,陷我於何地?雍王是第二個李泰,那是不是說我就是第二個李承乾!簡直是危言聳聽,無君無父……”
一口氣上來,他忽然覺得眼前一黑,腳底下一個踉蹌,好容易才扶著案桌再次站直了,但臉上怒色更烈。“我這個太子還不至於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
第四百四十章 太子發威,六郎瞠目
看李賢喜歡耍心計陰人,但奪嫡這兩個字,打從他轉後就壓根沒提起過。電視看得多了,任一朝奪嫡不是臺上拼死廝殺,臺下暗地裡繼續捅刀子,尤其是被無數人津津樂道的九王奪嫡更是如此,所以他絕沒有那興致。
就算沒有武后這麼一個強勢的老媽,當太子也沒多大意思。甭看皇帝權握天下,可也不是想殺誰就殺誰,時不時迸出一個死諫的還得拼命容忍,行止一有差池無數人在後頭提醒指摘,一天到晚不是忙著開疆拓土,就是忙著安撫國內,這日子很舒坦麼?
他雖有一個反覆無常的皇帝老爹,可皇帝老爹對待他這個兒子始終如一;他雖有一個強勢而好攬權的皇后老媽,可他既然和她站在一條戰線上,老媽還不至於瘋狂到視他猶如攔路虎;他還有一個勤勉的兄長,而且那個兄長還分外重視孝;試問天底下還有比這更理想的情景麼?
他沒奢望這種父母子女之間慈孝融融的情景能夠永久持續下去,可要是誰敢在這時候破壞他的美好生活,他決不會客氣。
於是,原本因為剛剛從西北歸來而請了十天假的李賢,第二天便打扮一新全副武裝地上了紫宸殿。然而,熟悉他睚眥必報秉性的上官儀李敬玄等人卻沒等來他的慷慨激昂,雖說站在親王行列中的首位,可他還是站在那裡一聲不吭,一副神遊天外物我兩忘的表情。
武后從來就知道李賢不是個老實人,此時見他如此做派不禁莞爾一笑。而原本就心中氣苦的李弘。此時卻覺得自己這位六弟是真地惱火了。於是。坐在監國之位地他面上雖說一片沉靜,藏在袖子中的拳頭卻握得緊緊的,頭一次迸發出一股強大地決心。
東宮太子為昨日上書的事發過火。這並不是什麼秘密,武后知道,李賢聽人轉述過,宰相心知肚明,那十三個聯袂上書的官員也都清楚。
然而,這年頭並不因言治罪。恰恰相反的是,作為朝臣在某件事上愈是堅持,愈容易引起君王的注意,博得賞識,就比如像太宗皇帝時那位魏徵。
彷彿在閉目養神的李賢卻一直豎起耳朵注意著周遭地一切,心裡正在暗暗冷笑。過了這麼多年,這紫宸殿又並非兩儀殿,昔日因為反對立後而發生在兩儀殿的舊事已經被人淡忘。如今文臣骨子裡那種認為自己絕對正確的好名心理又再次勃發了起來。要他說,這些人比劉仁軌更居心叵測,更自私自利,更鼠目寸光!
“太子殿下。雍王文武兼資,十月就要及冠。不如善擇大國……”
“住口!”
這一聽就是長篇大論的開頭卻被一聲怒喝打斷了,同樣被嚇了一跳的李賢把眼睛睜開一條縫,結果就看到李弘怒不可遏地站了起來,那眼睛彷彿在噴火似的。
“爾等屢屢用諸如昔日承乾太子和魏王的事來進言,究竟是何居心?那兩位乃是父皇兄長,縱有罪失,時隔多年何須再議,豈不是平添父皇苦痛!孤和雍王自幼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