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情。
“啟稟父皇,兒臣此次覲見父皇、母后……是特來請罪的,不敢起身!”
“我兒何出此言呢?”
“伶若年幼,不識父皇一片苦心,無視大隋公主因有的責任,一次次陷父皇於兩難的境地,是兒臣不孝,今日,兒臣誠心叩拜,以表伶若悔過之心……!”
楊伶若說罷,沒等煬帝再說話,她便已宮禮三叩首“兒臣一拜,拜謝父皇、母后養育之恩、兒臣二拜,拜大隋皇帝陛下寬愛仁和之恩、兒臣三拜……”伶若公主說道此處時聲音不由得有些抽泣,淚水不自覺流下,“兒臣三拜,拜別父皇、母后……”禮畢後,她徐徐抬頭,仰望高坐在上的父皇和母后,泛著淚光的雙眸中有不捨的親情自然流露。
此時,煬帝楊廣與皇后蕭氏已由上殿步下殿來,他們看似穩重的步伐和淡然的神色並沒能將帝后所有的緊張全部掩蓋,看來他們對這個女兒的愛惜程度遠比傳言要多得多。
楊廣親自攙扶起這個女兒,不失憐愛的抱她入懷:“好了、好了……我兒不哭,父皇從沒有怪過你呀,你若不要嫁李建成,咱們不嫁便是了……”這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女兒最無私的順從和關愛,他們不是皇帝、不是公主,這也無關利益、無關責任。
楊伶若平靜了心情,逝去眼淚,淡淡一笑,“父皇已經歉疚兒臣太多了,伶若也該懂事了……兒臣願意履行婚約,下嫁唐國公的長子李建成……!”她認真肯定的神情,實是讓煬帝和蕭後一怔。
“我兒可是認真?”煬帝不確定的追問道。
煬帝肅然了神色,他在殿中徘徊了幾步,期間有疑惑的眼神看過楊伶若,她神情認真不曾改變,站在一旁的蕭皇后一直不語,卻似有所思。
半晌過後,蕭皇后拉住了伶若公主的手,道:“我們的小公主終於長大懂事了,本宮真是欣喜,也替陛下高興……”她邊說邊領著楊伶若來到煬帝楊廣的身前,一家三口的手握在一起,看似也算和諧融樂;煬帝微點了點頭,他們一起步上大殿的玉階,回到上殿屬於自己的位置,楊廣又恢復了他固有的威儀的神態,那是屬於一個帝王特有的神態,是沒有站在那樣高度的人,不能體會和理解的。
當一切落定,只待大婚的詔書下達之時,梁慕凝突然起身,步於殿前中央,她屏息跪下,參拜有禮,“公主府三品尚侍女官梁慕凝,參見陛下萬歲、皇后千歲、公主千歲……”她隨匍匐著身體,卻不顯一絲卑微,身形淡定。
“你是……宇文愛卿的義女?”
“陛下明見!”
“你有何事啟奏?”
“回稟陛下,公主天之驕女,公主大婚本應舉國歡慶,可奴婢向聞陛下和皇后節儉,所以慕凝不敢妄自推薦繁複奢華,不過比之東都洛陽的熟悉,江都的水月應該更能映襯出公主殿下的晶瑩之美!”
梁慕凝一番說話媚而不讒,她心中當然清楚隋煬帝楊廣第三次下江都的結局會是什麼,她從沒有想過要改變歷史,但也沒想讓自己成為推動歷史的人,所以她迴避太多;如今,在被動的經歷了太多的事情之後,她不願意再任人宰割和擺佈,既然越是迴避越會有糾纏,那麼索性坦然面對,拋開史書與史實的迷霧和差距,她已無所畏懼!
“不久前,大業殿西院起火已有預兆,公主大婚不易在東都進行,陛下英明,已是早有見地的……!”梁慕凝一番話語無不應在楊廣心上,龍顏微見喜色。
不畏浮雲遮望眼
隋煬帝楊廣會高興當然不是一時的空穴來風,他對江都的流連早已是盡人皆知的事情了,自大業元年秋,煬帝就曾偕皇后、嬪妃、貴戚、朝官及僧道等一眾顯貴乘船南下,前後隨行近二十萬人從通濟渠赴江都巡幸,行駛在通濟渠上的各色船隻就有五千二百餘艘,船頭船尾相接起來,足有二百多里長,負責拉縴的壯丁和夾岸護送的大隊騎兵還另有近十萬人,其浩蕩、奢靡的程度早已成為世人傳論的焦點,這也是苦難百姓們不能磨滅的記憶!而同樣的事情,在大業六年春又一次發生,煬帝第二次遊江都的炫耀和奢華,只是更勝以前,從而惹得民不聊生,反隋的起義軍藉此而生,直至席捲了整個王朝。
梁慕凝名為女官,實則奴婢,此時,她之所以敢在含涼殿上,公主請命之後站出來提出江都大婚的建議,當然是因為她清楚的知道前因後果、知道楊廣的心思……!她甚至知道其實楊廣早在半年多前就已經開始從新建造被楊玄感攻打洛陽時燒燬的龍舟水殿了;而這半年多來,楊廣無時無刻不想再去江都,只是礙於前兩次的耗費巨大以致民怨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