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情上看出曹操已經不僅僅把夏侯惇看成是一個部屬,而且還把他看成是一個哥們。對於三國時的曹操來說,敵人到處是,朋友何處覓?幸虧還有夏侯惇!

和曹操是哥們———

219年,曹操在摩陂(今河南省襄城縣境內)建行宮,指揮反擊關羽的襄樊戰役。其間,夏侯惇經常和曹操同乘一輛車巡察,而且還能隨便出入曹操的臥房。整個魏國,沒有第二個大將和曹操如此親近。

有一次,曹操就直接說自己和夏侯惇是朋友而不是君臣。當時,曹軍諸將都接受的是魏國的官職封號,只有夏侯惇是漢官。這樣說來,曹操是魏王,和諸將是君臣關係,和夏侯惇是同僚關係。君臣關係是不平等的,因為臣和君是不能成為朋友的。曹操不讓夏侯惇受魏官,很可能是因為不想失去他這個幾乎是唯一的朋友。

可是,低調而理智的夏侯惇很明白,曹操已經不是陳留起兵時和自己並肩戰鬥的戰士了,已是實際上的君了,自己必須正視和尊重這一現實。再說,作為曹操的私募軍隊的骨幹,他認為自己更應該擁護曹操的地位。所以,他就給曹操上疏,“自陳不當不臣之禮”。曹操批示說:“吾聞太上師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貴德之人也,區區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曹操的意思一言以蔽之:我和你本來是朋友,讓你做魏國的臣,讓你受委屈。可是,盲夏侯看問題一目瞭然,他知道人活著必須低調,就堅決請求受封魏國,曹操沒辦法,就拜他為前將軍。也許,夏侯惇德高望重,曹操不好意思主動封他魏國官職,現在他主動提出來,於是半推半就把這個和自己一起浴血奮戰的戰友封成了臣子。

還有一件事,也可以說明夏侯惇與曹操的親密關係。孫權上書稱臣,順便拍曹操馬屁說:“你該做天子了。”應該說,孫權說出了曹操的心裡話。可是,一些事情是隻可在心裡想想而不能說出來的。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號令天下,到頭來自己做皇帝,曹操害怕被天下人的口水淹沒。所以,他認為孫權是在害他,就說:“孫權這個小傢伙,是想把我放在火爐上烤呢!”孫權拍馬屁拍到了驢蹄上。這時,夏侯惇站出來說:“天下人都知道漢朝的運數已盡,就應該有另外一個朝代來代替。從古以來,能為民除害且能讓百姓歸順的人,就是百姓的主人。現在你征戰三十年,功德顯著,就應該順應民意稱帝,還猶豫什麼呢?”

看看人家夏侯惇,說話多直接啊。用個貶義詞的話,那叫“露骨”。他甚至暗示曹操三十年來一直就想稱帝。這可不得了!可是,曹操知道夏侯惇這哥們是為他好,就難得地說了句心裡話:如果上天真讓我做皇帝,那我就做周文王吧。周文王伐紂,打下了天下,但是自己沒稱王,他的兒子坐享其成,登上王位,是為周武王。曹操在夏侯惇面前毫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我這麼大年紀了,該退休了,就算了,還是讓我兒子來做皇帝吧。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曹操對夏侯惇的信任,是“同志的信任”。

問題又來了:“常敗”將軍夏侯惇何以被曹操如此信任和親近?

“常敗”將軍戰功偉———

歷史上,曹操以知人善任賞罰分明而著稱。可是,面對夏侯惇,曹操似乎沒體現出應有的風格。這到底是為什麼?其實,對待夏侯惇,曹操真正體現了自己的“知人善任,賞罰分明”。

夏侯惇忠誠,可以信;夏侯惇善戰,可以任。不以成敗論英雄,戰爭一盤棋,不能計較一子之得失。有時需要捨車保帥,那麼這個被舍的車,功勞大焉。很多時候,夏侯惇就是這個車。

我們看看前面所寫的夏侯惇的五大糗事:

1.關於做“肉票”。中呂布詐降計,被挾持做人質,從側面說明了夏侯惇為人坦誠,不諳詭計。夏侯惇一貫是忠於曹操的,但是有一次他卻“背叛”了曹操。他和三國時期著名的義士田疇交情甚厚,當時曹操一直想把田疇收歸己用,但是田疇誓死不從。後來讓夏侯惇去勸田疇,臨行前曹操告訴夏侯惇說:你去了以後要動之以情,不要說是我的意思。夏侯惇這哥們卻不會欺騙朋友,一見到田疇就說:田先生,我家主公真心請您,您就不能考慮考慮嗎?性格決定命運,夏侯惇中詐降計,側面反映了他敦厚的一面,這也正是曹操重用他的一個重要原因。

2.關於失濮陽。194年,夏侯惇失濮陽,那是因為曹操東征陶謙,重兵帶走,只留給了夏侯惇少量軍隊,而呂布是舉兗州之兵,猛虎難敵群狼啊。何況,夏侯惇是為保護鄄城曹操家眷而主動放棄濮陽的。夏侯惇失了濮陽,卻保了鄄城。至於跟隨曹操參加奪回濮陽的大戰無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