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哈哈哈……”不少世嘉的鐵桿盟友們差點笑岔氣了,這卡普空和科樂美的人,來偷偷打探訊息也就罷了,還自己出醜被人認出來,真是丟人丟到家了。
楊雲的第二個炸彈威力實在是太大了。不僅讓卡普空和科樂美的人大驚失色,坐立不安。更讓眾多觀望中的中小型遊戲製作商看到了一絲曙光。
此時一人站起來大聲問道:“為世嘉製作遊戲,有沒有限制‘叛離’的條約?”
中山隼雄眉頭挑了挑,這是很嚴肅的問題,涉及到諸多中小廠商們的利益。
他和楊雲之前商量過,最終有了結論:“我們只對單個遊戲有限制,但對供應商公司本身沒有限制!如果世嘉平臺競爭不過任天堂,吸引不了諸位,那是我們世嘉自己的問題,與各位無關!”
“說的好!”
臺下紛紛鼓掌,這才是大公司的氣概,這就是心胸,大家都是求財,何必為難那些小公司,限制的死死的,為世嘉做了就不能去為任天堂做,這無形中就讓很多小公司不得不掂量掂量,最終只能忍痛選擇任天堂。
楊雲允許盟友自主選擇,當然是有條件限制的,這個只針對GameGear平臺,不適用於MD平臺,只有當他的電視遊戲市場份額達到50%以上,他才會給所有的MD遊戲供應商最大的自由。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既然世嘉現在掌機佔據上風,那就先從掌機平臺上開始,將任天堂的盟友們一點一點挖過來,讓他們適應世嘉的遊戲規則,成為世嘉標準下的遊戲供應商。
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世嘉和龍騰必須從後兩者中蛻化出來,成為設定行業標準的領導者!
任天堂降低准入門檻,世嘉敞開胸懷歡迎加盟,兩家各自推出吸引遊戲廠商加盟的優惠政策,斗的不相上下。
7月12日,這是日本大多數學校放假的日子,也是GameGear上市三週的日子,銷量達到了一個巔峰。
上市25天時間,全球GameGear總共賣出了201萬份,其中日本11家世嘉專營店內零售及團體銷售,共計132萬份;日本各地沒有設定專營店的地區,透過小學館漫畫雜誌社發來的郵寄訂單有27萬份;中國內地,港澳臺,以及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共計售出3萬份;歐洲及北美市場,共計售出39萬份。
世嘉提前了5天時間,完成了月銷售200萬臺GameGear的計劃!
這是一個奇蹟!是世嘉公司從來沒有想過的奇蹟,竟然被自己完成了!
在中山隼雄和小林野馬震撼這個數字的同時,在龍騰和世嘉銷售團隊喜極而泣的同時,在口袋妖怪的研發隊伍充滿巨大成就感的同時,在龍騰和世嘉上上下下都欣喜若狂的同時,只有少部分理智的人才會想起,最大的功臣其實是楊雲。
半年前,看似根本沒有關係的幾件事,好像是龍騰在多點開花四處出擊的動作,實際上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GameGear和口袋妖怪。
如果沒有方近東的省電專利,沒有在臺灣搶到LED技術,GameGear最致命的缺陷就沒法得到彌補,這個200萬就可能直接砍到一半下來。
如果不是口袋妖怪隨機上市,GameGear的菜色螢幕就無用武之地,只靠剩下的那19個普通的世嘉移植遊戲,根本無法和俄羅斯方塊抗衡。
但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事情已經發生了,所有人只會看到世嘉的成功,只有最理智的那些人,才恍然醒悟過來,原來楊雲做過的所有事情,都是有目的有根據的。
最大的功臣卻從來不提自己有多麼了不起,他可以親自帶隊在研發部玩命工作,可以為了宣傳遊戲全世界飛行,可以和員工們一起歡笑慶祝,但是他從來不會說“如果不是我,龍騰絕對會達不到這個高度”這種話,而是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的員工,融入這個大家庭內。
趙永平,王哲,江少雲,中山隼雄,小林野馬這些人,還有另外一些親眼看到龍騰和世嘉巨大變革的人,打心眼裡對楊雲充滿了敬佩,而且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敬畏之心。
是的,不管是誰產生了這個奇蹟,都會讓其他人敬畏!
7月15日,日本國內的GameGear銷量有增無減,總量衝破150萬大關,這是學生們在暑假初期,相互交流和炫耀產生的二次銷售高峰。
7月17日,GameGear上市首月完美收官,全球銷量總計240萬,以驚人的銷量,震撼了全球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