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費品生產商的類似的戰略方向偏移案例。那個生產商曾越來越依賴廣告宣傳,而不是新產品開發。他們有許多種產品,每當某種產品銷售下降時,他們就會做新一輪的廣告促銷活動。公司的廣告文化如此根深蒂固,以至於最近的三位CEO都是前廣告部門的高管,他們還常常親自撰寫廣告文案。他們任職期間,公司的主要新產品上市數量就變得少之又少了。。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6章 自然的模板:識別支配事件的模式(8)

轉移負擔的一個特例是“目標侵蝕”(eroding goals);這種情況的案例頻繁發生,很令人吃驚。每當我們的目標和現實情況之間存在差距時,總會出現兩種壓力:改進現實狀況和降低目標。而應對這些壓力的方式是自我超越修煉的核心,第8章中會闡述這個問題。

社會中目標侵蝕的現象時常發生,並總得到大家的默許。比如美國聯邦政府“全面就業”目標(即,使失業率保持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之下)從20世紀60年代的4%,到80年代初的6%~7%,而80年代初的實際失業率是接近10%。(換句話說,我們願意容忍失業率出現50%~75%的上升幅度,認為這是“自然的”。)類似的例子還有,60年代初,如果出現3%~4%的通貨膨脹率,就會被認為是嚴重的情況。這的確是80年代初以前反通貨膨脹政策的勝利。而到了1992年,克林頓總統接手白宮時所面對的,已經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預算赤字。1993年的《綜合性預算協調法案》(Budget Omnibus Act)幫助削減了赤字,而且到90年代末美國政府還有2 000億美元的創紀錄的盈餘。但到了2005年布什政府宣佈“反赤字戰爭”時,赤字又回升了,達到3 180億美元。這種目標侵蝕的模式如下圖所示:

在後面兩章我們還會看到,類似的目標侵蝕模式在組織的質量目標、創新目標、員工個人成長目標,以及組織成長目標等方面將發生怎樣的作用。

行為模式

不管選擇什麼樣的症狀緩解方法,它都會起作用—在某種意義上。比如喝酒能令人感覺緩解壓力,至少在一段時間裡,它解除了問題的症狀,不然就不會有人借酒消愁了。但它也讓借酒消愁的人感到,問題似乎已經解決,於是就分散了尋找根本解決方法的精力。然而,根本解決方法是找到控制工作負擔的方法,如果不採取堅決的態度,就會導致工作負擔逐步加重,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斷接到要求我們花時間精力去做的事,根本就超出我們的應付能力。隨著工作負擔的加重,壓力又回來了,借酒消愁的驅動力也回來了。

轉移負擔模式的隱匿性表現,在於它所促生的正反饋環路,即人們對症狀緩解方法的依賴性不斷增加。酗酒者逐漸上癮,形成對酒精的依賴,導致健康狀況下降:隨著他們的自信心和判斷力的下降,他們也越來越無法去解決原來的工作負擔問題。為了找出正反饋環路的起因,你可以設想在由兩個環路組成的形如*數字“8”的閉環上面移動:壓力增加,導致酗酒,酗酒會放鬆壓力;壓力放鬆,減少工作的需要也降低了,進而導致更多的工作負擔,於是又增加了壓力。

這就是上癮機制的一般性動態結構模式。實際上,所有的上癮過程背後都有轉移負擔的模式,都涉及症狀緩解方法,涉及逐步削弱尋找根本解決方法的能力,以及不斷增加對症狀緩解方法的依賴。這個上癮的定義,對個人適用,對組織機構和整個社會也同樣適用。

轉移負擔的模式往往伴隨著間歇性的危機,即壓力症狀出現時的危機。而危機往往透過更多的症狀緩解措施來得到消除,其症狀會暫時消退。但不那麼顯而易見,往往是一種緩慢、長期的健康狀況受到損害的過程:可以是公司財務健康,或者個人身體健康,問題的症狀會因此不斷加重。不注意健康狀況下降,不尋求解決問題的根源,時間拖得越久,就越難以挽回局面。根本解決方法無力迴天的時候,症狀緩解措施就會愈演愈烈。。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6章 自然的模板:識別支配事件的模式(9)

如何找出槓桿效益作用點

要有效應對轉移負擔的模式,我們必須把強化根本解決方法與弱化症狀緩解措施結合起來。組織機構的特點,常常透過其應對轉移負擔模式的能力(或無能)表現出來。強化根本解決方法要求一種長遠觀點和共同願景。如果沒有透過新產品創新來實現成功業績的願景,壓力就會被轉移到使用短期的解決方法上,這是無法抗拒的。經理人沒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