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是非常時期,那就得任用非常之人,若是庸王你不能恢復昔日霸氣,這大好江山,只怕就只能落入別人之手了。”
“楊兄的話,我何嘗不知。”
庸王嘆道,“只是目前我們的形勢並不被人看好,很多人都向趙言德投誠了,還有一些有見識的人,卻都還是處於觀望之中。要想任人唯賢,那也得也良材可用啊。”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來一次以攻代守了。”
楊戕道,“如今趙言德大局未定,還無法將朝廷的軍權完全掌控在他手中,而我又一路奪取了不少道兵符,延緩了他們出兵攻打我們的時間。所以,不妨等他們陣腳未穩的時候,儘量擴大我們的勢力範圍,那時候地光人多,自然也就容易籌建軍隊了。”
庸王點頭道:“這話不錯。不過一來我們只有六萬人數,若是攻打不下臨近的城池,只怕反而會被別人所乘,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並且,現在形勢不太明朗,若是我們率先拿周圍的城池開刀,只怕會落下一個‘謀反’的罪名,那時候趙言德正好可用名正言順的出兵討伐我們。”
楊戕道:“難道你不攻打附近的城池,就不會落下謀反的罪名麼?只怕未必吧。既然橫豎都要揹負謀反之名,倒不如率先幹上一場,既然要成就大業,哪裡還管得了別人去說些什麼。更何況日後你得了天下,史書上如何記載,還不是你說了算。再者,只要我們出兵,就必定是全勝之局,本人將親為先鋒,大開殺戮。”
庸王沉思了片刻,忽然起身對屋外道:“好!讓軍中將領一個時辰後都到議事廳中等我,凡是晚到、不到之人,一律軍法論處。”
很快眾人就已經齊聚再議事廳中。
眾將彼此對望,心中甚是疑惑。他們都在忙於修築防禦工事,訓練士兵,不知道庸王為何如此火速召集他們到此。
庸王見眾將都已經到齊,便朗聲說道:“今日召集眾將到此,乃是商討一下攻城大事。目前我們被困再這大同府一帶,雖然背後有長城依託,也有不少的良田可供補給。但是,區區一個城池,終究無法抵擋朝廷都數十萬大軍,更無糧草和兵員可以補充。所以,不如趁朝廷軍隊到來之前,搶先攻下幾城,以作日後我們對抗趙言德都根基。”
“庸王,此事萬萬不可!”
段瑞急道,“眼下都是收買人心的時候。就連趙言德也不的考慮天下百姓的看法,而不敢明目張膽的拿各個王爺開刀。雖然趙言德已經掌控了朝廷,但是很多有志之士仍然在觀望之中,若是庸王你執意要攻打周圍城池的話,只怕會寒了有志之士的心。……”
“住口!”
庸王震怒道,“本王心意已決。今日召集各位前來,並非是商討攻打還是不攻打的問題,而是商議攻打哪個城,如何進攻。”
眾人還是首次看見庸王如此震怒,本來都要上前諫言的,現在都識趣都閉上嘴了。
其實,不用庸王提醒,所有人都知道攻打的目標是什麼。
大同府沿秦幹河而下,路經奉聖州,然後一直過折津府,再長驅入東海。所以若是能將這一大片連起來的話,那就成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面。
庸王明白眾將的想法,便也不再廢話,指這桌子上的地圖說道:“奉聖州。目前由其知州是文匡,他是一屆腐儒,不提也罷。守城將軍是李皓,統管三萬守軍,此人熟悉兵法,曾經與我並肩作戰過,算得上一個智勇雙全的人物。不知道各位可有何破城良方?”
段瑞不愧是書生出生,先前雖然遭遇訓斥,仍然堅持道:“庸王。攻城在於兵源,既然對手是熟悉兵法之人,要想輕易賺得此城,只怕是不太可能的,唯有聚集重兵攻城。只是目前奉聖州的守軍共有三萬,雖然無法跟玄甲軍抗衡,但是也是訓練精良之輩,按照攻城守城兵力三倍比數來看,除非我們傾巢而動,否則根本無法攻下此城!”
“傾巢而動?”
庸王道,“如此說來,我們豈非要將大同府拱手讓人了?本王是讓你出主意,並非讓你來打消士氣。”
段瑞高聲道:“但是此乃實情。若是庸王你一意孤行的話,只怕會遭致慘敗,後果不堪設想。”
“兩萬人。”
楊戕忽然出聲道,“攻下此城,我要兩萬人就已足夠。”
“兩萬?”
庸王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驚道:“楊兄你果真只要兩萬人馬就行?是否楊兄你已經想到什麼破城妙計了?”
楊戕道:“妙計就欠奉了。不過攻打區區的奉聖州,兩萬人馬實在已經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