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3章 科舉出題

夜晚。

氣溫驟降。

顧瑤披著一件長裘衣坐在南書房內。

雖然昭和殿修有火道,火牆,但還是冷。

不像現代,冬天有暖氣,有空調。

為了確保科舉考試正常舉行,她得在生產前將試題出好,封存。要不可能會來不及。

顧瑤拿著一本厚厚的《會試題錄》翻看著,這裡頭是歷年的會試題,甚至還包括胤王朝時期的科舉考試的試題。

顧瑤看著這些試題,這些題都是經科和策問相關的題目,經科考察的是對四書五經的理解,題目會從這些書籍中摘取幾句,要求考生對這些字句進行解釋,並寫出自己的理解。

經科出題範圍僅限為四書五經裡的內容,歷次科舉考試沒有題目超出這個範圍。

不過這裡的四書五經和華夏古代的四書五經內容是不一樣的,雖然也是儒學典籍,許多文章的觀點也相近,但具體到每一篇文章卻不一樣。

顧瑤看著桌上擺放著的九本書,這就是大越國現在的學子們學的四書五經,但顧瑤並沒有翻開,她想了一下,決定從華夏古代的四書五經裡選取內容出題。

這考試應該靈活一些才對,學子們若將這些書籍讀懂了,學明白了,應該也能解釋華夏古代四書五經裡的文章字句。

在現代的語文考試,考試內容都不會考語文課本上的文章,要的就是靈活運用。

顧瑤想了想,在試題紙上寫下了四道經義題: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

(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寫完之後,顧瑤檢查了一下,確認沒有錯別字後,將這試題紙放在了一旁,等紙張幹了以後在收起來。

隨後顧瑤開始出刑律令題。

律科是她登基後才增加的新的考試科目,相當於現代的法學。考的是大越刑律相關的內容。

顧瑤要求所有學子在鄉試時就要考律科,為的就是讓將來入仕的每一位官員都能通曉大越刑律,具備出任通判,大理寺院判等一些重要的官職。

就是蔭封的官員,也一樣要透過律科考試,才能授予官職。

顧瑤這也是第一次出律科考試的題目,鄉試的律科題由朝廷委派到各州道府的主考官出題。

她看過幾個州道的律科試題,考官們出的題目都是比較簡單的,只要熟背《大越刑律》三百六十八條,基本就能透過律科考試。

但顧瑤不想會試也這麼考。

竟然是國家三年一次的掄才大典,且考中後就要授予官職,治理一方,那麼應該適當的提高考試的難度,讓真正有能力有才學的人上來猜對。

顧瑤一邊想一邊翻看大越刑律,而認真出題的她並沒有注意到時間已經到了子時。

南書房外,幾位宮女太監還在外頭等著,皇上說不能讓任何人打攪,所以他們也不敢敲門打攪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