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0頁

——尤其是沒見過世面的香城媒體,要知道香城在2009年的總人口數量也就697萬人。陶暮一條飛訊的轉發量,竟然在一個小時內達到六百萬,在當時的香城人眼中那是何等魔幻的現實。很多人再次直觀認識到內地龐大的人口市場。情不自禁的思考著,如果這些人口都能轉化成消費力的話,那該是多麼龐大的一個數字。

一個轉發抽獎的活動,居然能讓很多香城人,尤其是商人和影視界人士意識到內地強大的消費能力,這是陶暮沒有想到的。畢竟在陶暮重生那會兒,華夏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這種客觀事實,早已經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東西。

然而在香城深深陷入經濟危機,還沒能緩過氣來的09年,這種認知其實還不是那麼普遍的。訊息的閉塞從某種程度上也能矇蔽智商和眼界。舉個例子,比如在很多年後,還有灣灣人是真情實感的覺得內地百姓吃不起茶葉蛋麼。

總而言之,飛訊網與《黑白》劇組聯手做宣傳,強勢進入香城傳媒界的影響,除了能讓飛訊網的使用者增加一部分香城民眾,還促進了香城民眾,尤其是年輕人跟內地的聯絡。

畢竟追星這種事情永遠都是不分國界的。他們只分陣營。

笑眯眯的看著飛訊網的香城使用者以火箭躥升的速度暴漲,看到周彥青,方若緹等人的粉絲們在飛訊網上不斷認親,甚至自動自發的成立了粉絲後援會。陶暮欣慰之餘,決定給這些如同蜜蜂搬家一般勤勞樸實的粉絲們一點點福利。

他帶著飛訊網外派香城的兩名記者——沒錯,這兩名記者也沒回燕京。因為他們當初接到的任務就是跟隨老闆駐紮香城,什麼時候老闆回京了,他們才能返回總部報道。

之前這兩名外派記者在“車禍門”事件時深入醫院調查,打破了沈毓粉絲有關於“沈毓被陶暮家人辱罵,傷心之餘離開片場慘遭車禍”的不實指責。讓陶暮深感欣慰。所以當月就給兩名記者發了豐厚的業務獎金。

卻沒想到陶暮的技術粉並不想要這個獎金,他只想讓陶暮親自指導一下他的拍照技能。他也想跟陶暮一樣,只利用自然光照,就能拍出最唯美的照片來。而陶暮的罵戰粉雖然很想要獎金,但是他也希望自家老闆能在閒暇時間多發幾條飛訊,他們這些罵戰粉可愛看老闆發飛訊懟人了。

自家員工兼粉絲提出的要求,尤其還是立下功勞的員工,陶暮當然不會拒絕。不過獎金這事兒不能抹殺。該給的還是要給。至於交流拍照技術和罵人技術這種事情,權當公司的業務培訓了。

雖然這業務培訓是隻有老闆和員工三個人的一對二培訓。

當初飛訊娛樂有關於“沈毓製造假車禍引導輿論責罵陶暮家人”的那條陰謀論的推送新聞。其實是由技術粉拍照,罵戰粉操刀寫文案的合成之作。

陶暮也仔細看過了那條推送,深覺那照片拍的確實挺唯美清新,就跟寫真照似的,把沈毓身上那股子纖細嬌弱的少年感凸顯的淋漓盡致。文章也寫的犀利刻薄,一針見血。總而言之就是很有天賦。

所以陶暮在指導兩名員工的時候,也針對他們的個人特色,給技術粉著重講述了一下小清新和森系的拍攝理念和拍照風格,給罵戰粉傳授的就是後世針對網路槓精的一些罵戰精髓。也算是因材施教。

而這次陶暮帶著兩名記者去拜訪周彥青等人,也是提前跟大咖們商量了,想拍一段簡短的vcr,讓《黑白》劇組的一眾大咖們跟粉絲打個招呼。一來可以給《黑白》劇組做宣傳,二來也算是粉絲福利。

周彥青他們當然不會拒絕。

其實陶暮是想做直播來著。可惜事發倉促,飛訊網的技術部門無法給出絕對的技術支援,最重要的是飛訊網的伺服器恐怕也不能承受。

如果真想做直播的話,以周彥青和方若緹等人的咖位名氣,影壇地位,估計得先做個擴容才行。

雖然這回不能玩直播,不過陶暮還是把這件事記在心上。決定回燕京以後就跟飛訊網的技術部門探討一下,如果可以的話,等到跨年那會兒,就可以給一眾網友和粉絲們一個驚喜了。

陶暮把這個想法寫在記事本上——仍然用他那個特別中二的密碼文的寫作方式。

等寫完了日記,陶暮掐著點到酒店樓下的時候,就見到兩名外派記者已經等在酒店門口了。

陶暮遠遠的,就覺著停在酒店門口那輛車有點熟悉。走近一看,果不其然在駕駛位上看到了面帶笑容的梁書文。

陶暮不覺有些愕然:“小梁先生怎麼會在這裡?”

梁書文開門